字词 | 樱花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樱花类flowering cherriesPrunus spp.(Cerasus spp.),别名楔、福岛樱、荆桃等。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其果实成熟早,曾是著名的果树,也因花果美丽而成为重要的观赏树种。中国栽培樱花(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欧洲也于公元前就开始了樱类的栽培、利用,至17世纪初传入美洲大陆。 樱花类树木是由11个野生种如山樱(P.serrula-ta)、早樱(P.pendula)等及其杂交种组成,其变种、类型更多,品种约有300多个。 樱花类树木产北半球温带,以中国西南山区种类最为丰富,而栽培的樱花却广布于世界各地,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对气候、土壤适应范围较宽。喜光、耐寒、抗旱,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良好。用播种、嫁接、扦插等法繁殖。为保持品种特性,应以嫁接法为主。若繁殖大量的砧木,则以播种为主,而有些品种如‘彼岸’樱、‘富士’樱则以扦插繁殖为好。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刺蛾、蚧壳虫、根线虫和白纹羽病、根瘤癌等。樱花类树木是重要的观花树种,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也可孤植或三、五成丛点缀绿地形成锦团,在中国和日本都有樱花路、樱花坡等以樱为主形成的著名景点。樱花还可作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樱桃是早春水果可生食。 常见栽培观赏的树种有: 樱花(P.serrulata):高15~25m,树皮暗栗褐色、光滑。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先端尾尖,缘具芒状单或重齿。花白色或粉红色,径2.5~4cm;花期4月。核果球形、紫褐色,7月成熟。品种及变种有:重瓣白樱花(cv.Alba-plena),花白色,重瓣,径3~4cm。红白樱花(cv.Alba-rosea),花蕾淡红色,开后变白色,重瓣。垂枝樱花(cv. Pendula),枝下垂,花粉红色。重瓣红樱花(cv. Roseo-plena),花粉红色、重瓣。瑰丽樱花(cv. Superba),花大、重瓣、淡红色,花梗长。山樱花(var. spontanea),花单瓣且小,径2cm,白或粉红色,为野生变种。樱花产中国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南部,朝鲜半岛、日本也有。 日本晚樱(P. lannesiana):高达10m,树皮淡灰色。叶倒卵形,长5~15cm,先端长尾状,缘具长芒状单或重齿。花单或重瓣、下垂,粉红或近白色,芳香,2~5朵聚生,花期4月。栽培品种很多,其主要品种有:虎尾樱(cv. Caudata),花白或粉红色、单瓣,径4cm。满月(cv.Mangetsu),花单瓣、白色,径5.5cm,芳香。四季樱(cv. Fudanzakura),花白色、单瓣,径3~3.5cm,一年中可陆续不断开花。万里香(cv. Excel-sa),花重瓣、白色,径4cm,芳香。牡丹樱(cv.Moutan),花白色带浅红,径5cm,芳香。金龙樱(cv. Kinryu),花淡红色,单或重瓣,径4~5cm。关山(cv. Sekiyama),花重瓣、浓红色,径6cm。小枝多而向上弯曲。御衣黄(cv.Gioiko),花淡黄与淡绿相间,有红色纵纹,重瓣。菊樱(cv. Chrysanthemoides),花红色、重瓣,径4cm。日本晚樱原产日本,中国各地园林中多有栽培。 樱桃(P. pseudocerasus):高达8m,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缘具重齿;花白色,径1.5~2.5cm,花期4月;果球形,径1~1.5cm,5~6月成熟时红色或橘红色。主产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地区。 日本早樱(P. subhirtella):小乔木,高5m,树皮横纹状,老树皮纵裂。小枝褐色,叶倒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花粉红色,径2~2.5cm,2~5朵呈伞形花序,春季叶前开花。主要栽培品种有:十月樱(cv.Autumnalis),花淡红或白色、重瓣,花期4月和10月。垂枝早樱(cv.Pendula),大枝横生,小枝下垂。花淡红或白色,花期3月。 大山樱(P. sargentii):高12~20m,树皮栗褐色,光滑。叶椭圆状倒卵形,长6~14cm。花粉红色,2~4(6)朵簇生,径3~5cm,花期3~4月。果紫黑色,7月成熟。栽培品种有开白色花者。 云南樱花(P. cerosoides):高达10m,树皮褐色,小枝紫褐色。叶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5~10cm,先端长尾状,缘具重齿。花粉红至深红色,2~5朵簇生,花期2~3月。产中国西藏、云南等地。 冬樱花(P. majestica):高达25m,树皮浅褐色,小枝绿色。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8~12cm。花粉红色,花期 11 月至翌年1 月。果紫黑色,径0.8~1.2cm。产中国云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