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评价法
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模糊评价法中,需要确定的指标有:
❶评价因素 (F)。指对招标项目评议的具体内容,如价格、各种指标、参数、规范、性能、状况等。
❷评价因素值 (Fv)。指评价因素的具体值,如某投标人的某技术参数为120,那么该投标人的该评价因素值为120。
❸评价值(E)。指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评价因素最优的评价值为1 (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 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其评价值大于或等于零、小于或等于1 (采用百分制时为100分),即0≤E≤1(采用百分制时0≤E≤100)。
❹平均评价值 (Ep) 。指评标委员会成员对某评价因素评价的平均值。平均评价值 (Ep) =全体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评价值之和/评委数。
❺权重 (W)。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第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 ; 每一个评价因素的下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为1。
❻加权平均评价值 (Epw)。指加权后的平均评价值。加权平均评价值 (Epw) =平均评价值 (Ep) ×权重 (W)。
❼综合评价值 (Ez)。指同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平均评价值 (Epw) 之和。也是对应的上一级评价因素的值。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显著特点是:
❶相互比较。以最优的评价因素值为基准,其评价值为1; 其余欠优的评价因素依据欠优的程度得到响应的评价值。
❷可以依据各类评价因素的特征,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即隶属度函数。确定这种函数关系 (隶属度函数) 有很多种方法,如F统计方法,各种类型的F分布等。也可以请有经验的评标专家进行评价,直接给出评价值。模糊评价法的应用程序为: 设定各级评价因素 (F); 确定评价细则,确定评价细则,确定评价值与评价因素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关系; 设定各级评价因素的权重 (W) 分配; 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