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樟Zh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浙江之嵊县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载,未详其源。(按: 樟,树名。疑或以树为姓。)

樟zhāng

木名。王逸《機賦》:“於是取衡山孤桐,南岳之洪樟。”

读音zh·ang(-),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诸良切,平,阳韵。
❶植物名,常绿乔木,亦称“香樟”,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台湾最多。

上一条: 下一条:

〔zhang〕ndut blol.
樟树 〔zhang shu〕ndut blol.

{}6990见「樟仔」、「樟冰」、「樟卤」、「樟柴」、「樟𣗬」、「樟木杠」、「樟柴箱」、「樟烟筒」、「樟脑蛋儿」

樟zhāng

樟树,常绿乔木,有香气,可提制樟脑。木材致密,可以做家具或手工艺品,能防虫蛀。也说香樟。

樟树,常绿乔木,有香气。木材制家具可防虫蛀。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供工业或医药用:~脑︱~油。

樟zhāng

树名,常绿乔木,全株有香气,可以防虫蛀。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樟
樟  zhāng

亦作“章”。木名。以其木紋理多文章,故稱。樟科。常绿喬木。葉互生,卵形。花小,黄绿色。核果小球形,紫黑色。樹體芳香,可提取樟腦油。木材供製器具。爲绿化、行道良種樹。分佈於我國江南各地。晉·干寳《搜神記》卷十八:“吳先主時,陸敬叔爲建安太守,使人伐大樟樹,不數斧,忽有血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柟豫章。”張守節正義引《温活人》曰:“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樟》:“西南處處山谷有之。木高丈餘,小葉似楠而尖長。背有黄赤茸毛,四時不凋。夏開細花,結小子,木大者數抱,肌理細而錯縱有文。宜於雕刻,氣甚芳烈。”

*zhāng

D5C1
树名。常绿乔木。叶子互生,卵形。初夏开花,花小,白色略带绿色。果实小球形,紫黑色。根、茎及枝叶都有樟脑香气,可提取樟脑和樟脑油。木材致密,可用于制作家具和手工艺品。

樟camphor tree

Chinnamomum camphora,别名香樟、小叶樟。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中国珍贵树种之一。染色体数2n=2x=24。材质致密,为上等用材,是中国南方各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早在2000年前就已栽培利用。
形态特征 高达30m,胸径可达3m,树冠广卵形或为不规则圆球形;树皮灰黄褐色,纵裂。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先端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下面灰绿色,微有白粉,离基三出脉,下面脉腋有腺窝;圆锥花序腋生,花绿色或黄绿色,花期4~5月;浆果状核果近球形或卵形,径6~8mm,紫黑色,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与习性 产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主产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浙江,多生于低山平原,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500~600m,湖南、贵州可达1000m,台湾可达1800m,但以海拔1500m以下生长最旺。越南、朝鲜半岛、日本也有分布。
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不耐干旱瘠薄,能生于粘壤中,但忌积水。较喜光,幼树稍耐半阴,壮年时更需阳光。适生于年均气温16℃以上,极端低温-7℃以上地域。速生,在适宜条件下,25年生高达15m,胸径18cm,孤立木树冠发达,分枝低,主干矮,在混交林中,树高可达30m以上,主干通直。为深根长寿树种,寿命可达千年以上。萌蘖更新力强,对烟尘有一定的适应力。
繁殖栽培 主要用播种繁殖,也可用嫩枝扦插或分栽根蘖。果实出种率为25%~30%,种子苗期宜进行两次以上移栽,以切断主根促生侧根、须根。宜于6~8月生长旺期施肥。冬末春初移植,以萌芽前或刚萌芽时最好,并应带土球。樟树多萌生枝,常影响树形,在育苗期,应及时进行整形修枝,保持树冠圆整,枝条分布均匀,以树冠占树高的2/3为宜。幼龄期应注意防治樟树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主要害虫有香樟袋盾蚧(Phennacaspis camphora)、藤壶蚧(Cero-coccus muratae),应及时用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防治。此外,后目大蚕蛾(Pictycploca simla)及樗蚕(Philosamia cynthia)是危害严重的食叶害虫,应及时用敌百虫、20%杀灭菊酯乳油液或25%喹恶硫磷乳油液杀灭。
园林应用 樟树树形雄伟壮观,主干高大挺拔,冠大浓荫,四季常青,枝叶秀丽而有香气。常用于高大建筑的配植树、庭荫树或孤植于草地,又是南方城市的优良行道树;也常丛植形成风景林或与其他树种配植呈现出优美的植物造园景观。
同属可供园林绿化栽培观赏的种尚有:银木(C.septentrionale),别名大叶樟,高达25m,树皮灰色,光滑。小枝较粗,具棱脊,叶近革质,长10~15cm,宽5~7cm。猴樟(C. bodinieri),高达16m,树皮灰褐色。小枝紫褐色;叶坚纸质,侧脉4~6对,脉腋上面呈泡状凸起。云南樟(C.glanduliferum),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纵裂。叶革质,长6~15cm,宽4~6.5cm,多为羽状脉。天竺桂(C. japonicum),别名浙江樟,高达15m。树皮灰褐色,平滑。叶革质,近对生,离基三出脉。阴香(C. burmanii),高达20余米,树皮光滑,灰褐或黑褐色,内皮红色;叶革质,近对生,长5~12cm,宽2~5cm。肉桂(C.cassia),树皮灰褐色。幼枝梢四菱形,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叶厚革质,离基三出脉。

樟科常绿乔木。又称香樟、樟树。高达40m,幼枝绿色,老树树皮黄褐、纵裂。叶互生,革质,有光泽,卵圆形,长3~7.5cm,宽1.5~4cm。离基三出脉。暗绿色,叶背灰绿色。圆锥花序腋生,花淡黄绿色,花小。核果球形,直径6~8mm。花期4~6月,果期9~10月。原产中国东南至西南各省、自治区山地。11月采鲜果水浸2~3d,去除果肉,得种率24%。种子湿沙沙藏,1~3月直播,或营养钵育苗,2年生苗定植。人工林定植5~6年后,每隔2~3年从地面以上20cm剪枝干,培养矮林,也可离地2m剪枝叶蒸油。樟油得率,根5%~6%,木材3.5%,枝叶3.7%。樟油分馏可提取樟脑、樟油。用于加工消毒剂、除臭剂及医药和化工用。

樟zhāng

❶樟树,一种常绿乔木。木质坚固细致,有香气,做成箱柜,可防蠹虫。
❷樟脑,把樟树的枝、叶、根、茎蒸馏,制成白色结晶体,可做防腐驱虫剂,也可用以制造炸药等。

樟zhāng

《本草纲目》木部第34卷樟(102)。药名。为樟科植物樟(《本草拾遗》)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又名:樟公(《花木考》),香樟(《分类草药性》),香蕊、樟脑树、芳樟、乌樟。详见“樟木”条。

樟zhānɡ

 {植} (樟树) camphor tree
◆樟蚕 caligula japonica; camphor silkworm; 樟木 camphorwood; 樟脑 camphor; camph-, campho-; 樟属 Cinnamomum; 樟树 camphor tree; Camphora of ̄ ficinarum

*zhāng

(15画)

【提示】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捺改点。曰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樟zhāng

15画 木部 樟树,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白色略带绿色,果实小球形,暗紫色。根、茎、叶都有特殊的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樟脑油。木材致密。

樟zhāng

古书作章。如:豫章女贞(见《史记》。都指高大的树。章就是樟树)。约六朝时造樟字。见《玉篇》。樟树是常绿乔木。木质坚固细致,有香气,作成箱柜,可防虫蛀。组词如:樟脑。即把樟树的根、茎、枝、叶蒸馏,制成的白色结晶体。可作防腐驱虫剂。又可用来制造炸药等。

樟★常◎常

zhānɡ形声,从木,章声,一种常绿乔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