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木林清董说室名。槁木,枯木。《庄子·田子方》:“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唐孔颖达疏:“止如槁木者,言音声止静感动人心,如似枯槁之木止而不动也。”董说尝受《易》于黄道周,国变后祝发为僧,号南潜。室名盖以槁木自况,寓超脱红尘心如死灰之意。 槁木林董说,清浙江乌程人。见“西庵”条。 董说1620—1686字若雨,一作雨若,号西庵、鹧鸪生、静啸斋主人,闻谷大师赐名智龄;明亡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槁木林、林胡子,灵岩大师名之曰元潜,字侯庵;为僧后更名南潜,字月涵,一作月岩,又字尧封、宝云,号补樵、枫庵、漏霜;又名本以,号高晖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清初文学家。明末诸生,复社成员。明亡后无意功名,头巾道袍,居丰草庵,后随灵岩大师出家。著有小说《西游补》,以及《丰草集》、《丰草庵杂著》、《上堂晚参》、《唱酬语录》等。 索引:董说、智龄、林蹇、元潜、南潜、本以,若雨、雨若、远游、侯庵、月涵、月岩、尧封、宝云,西庵、鹧鸪生、静啸斋主人、南村、槁木林、林胡子、补樵、枫庵、漏霜、高晖生;丰草庵、宝云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