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原意是即使楚国只剩下三家世族,也能灭掉秦国。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秦朝末年,陈胜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西南)起义反秦,各地纷纷响应。项梁和他的侄儿项羽也在江东聚集了8000人起兵。陈胜的部下召平假借陈胜的命令,任命项梁为“上柱国”,叫他迅速行动起来。于是,项梁和项羽便渡江西进。一路上,部队不断扩充,军威大震。不久,项梁得知陈胜兵败身亡,便召集各路将领到薛县(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开会,共商大计。

当时有个叫范增的70岁的老人从老家居鄛(cháo)(今安徽巢湖市东北)赶来,向项梁献计说:“秦灭六国,要算楚国最冤枉。秦王把楚怀王骗到秦国访问,又把他无故扣留,使他死于秦国。楚人至今仍然怀念楚怀王,一提起他的名号,总是对秦国恨得咬牙切齿。所以,楚南公(楚国的阴阳家)曾经预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陈胜就是因为没有拥护楚王的后裔,所以政权没能长久。现在您从江东起兵,楚地的起义将领都来归附您,其原因是您项家世代都是楚将,大家以为您一定会重新拥护楚王,复兴楚国。”项梁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范增的建议,将正在替人家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心找来,立为王,仍称“楚怀王”,以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同时假借“楚怀王”的名义,号令各路起义将领。

后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比喻弱小的正义力量,充满消灭强暴力量的信心。后来形容在一定条件下,弱国能够战胜强国。

又作“三户亡秦”。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chǔsuī-sānhù,wángqín-bìchǔ

原意是即使楚国只剩下三家世族,也能灭掉秦国。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秦朝末年,陈胜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西南)起义反秦,各地纷纷响应。项梁和他的侄儿项羽也在江东聚集了8000人起兵。陈胜的部下召平假借陈胜的命令,任命项梁为“上柱国”,叫他迅速行动起来。于是,项梁和项羽便渡江西进。一路上,部队不断扩充,军威大震。不久,项梁得知陈胜兵败身亡,便召集各路将领到薛县(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开会,共商大计。
当时有个叫范增的70岁的老人从老家居鄛(cháo)(今安徽巢湖市东北)赶来,向项梁献计说:“秦灭六国,要算楚国最冤枉。秦王把楚怀王骗到秦国访问,又把他无故扣留,使他死于秦国。楚人至今仍然怀念楚怀王,一提起他的名号,总是对秦国恨得咬牙切齿。所以,楚南公(楚国的阴阳家)曾经预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陈胜就是因为没有拥护楚王的后裔,所以政权没能长久。现在您从江东起兵,楚地的起义将领都来归附您,其原因是您项家世代都是楚将,大家以为您一定会重新拥护楚王,复兴楚国。”项梁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范增的建议,将正在替人家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心找来,立为王,仍称“楚怀王”,以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同时假借“楚怀王”的名义,号令各路起义将领。
后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比喻弱小的正义力量,充满消灭强暴力量的信心。后来形容在一定条件下,弱国能够战胜强国。
又作“三户亡秦”。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三:虚指。即使楚国只剩下几户人家,灭亡秦朝的也必定是楚国。后用以比喻正义之师虽然暂处劣势,但最终必能战胜强敌。也作“三户亡秦”。秦朝末年,二世胡亥残暴无道,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后,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居巢人范增对义军首领项梁说:“当年秦国灭掉六国,楚国冤仇最大。楚南公曾经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如果拥戴楚王后代为王,定会顺应民意,取得胜利。”项梁采纳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为新的楚怀王,屡屡击破秦军。(见《史记·项羽本纪》)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chǔ suī sān hù, wánɡ qín bì chǔ

楚国即使只剩下几户人家,亡秦的也一定是楚国人。比喻正义虽暂处劣势,但最终必将战胜强敌。《史记·项羽本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简作“三户亡秦”、“亡秦三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chǔsuīsānhù,wángqíngbìchǔ

〔其他〕 三户,指几户人家。楚国虽小,灭亡秦朝的必然是楚国人。后泛指弱小的被压迫者打败强大的压迫者而报仇雪恨的决心和气概。《史记·项羽本记》:“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
△ 多用于战争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