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叶药名。出 《本草纲目》。又名椿木叶、春尖叶、香椿叶。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 的叶。分布华北至东南和西南地区。苦、辛,平。祛风,除湿,解毒,杀虫。 ❶治风寒感冒,肠炎,痢疾,尿道炎。煎服: 60~120g。 ❷治疥疮,漆疮。煎水洗。本品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C。 椿叶chūn yè《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椿樗(2)。药名。 【基原】为楝科乔木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Roem.的叶。 【别名】 椿木叶(《唐本草》),椿尖叶(《重庆草药》)。 【性味】苦,平。 ❶《唐本草》:“味苦,有毒。” ❷《医林纂要》:“甘苦辛,平。” 【功用主治】消炎,解毒,杀虫。治肠炎,痢疾,疔,疽,漆疮,疥疮,白秃。 ❶《唐本草》:“煮水,洗疮疥风疽。” ❷《本草纲目》:“白秃不生发,取椿,桃,楸叶心捣汁,频涂之。” ❸《生生编》:“嫩芽瀹食,消风祛毒。” ❹《陆川本草》:“健胃,止血,消炎,杀虫。治子宫炎,肠炎,痢疾,尿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二至四两。 椿叶chūnyè中药名。出《本草纲目》。又名椿木叶、春尖叶、香椿叶。为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 Roem. 的叶。分布于华北至东南和西南地区。苦、辛, 平。祛风除湿, 解毒杀虫。治风寒感冒、肠炎、痢疾、尿道炎, 煎服: 60 ~ 120 克。治疥疮、漆疮, 煎水洗。本品含胡萝卜素, 维生素B,维生素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