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治百病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治百病方

方书。汉佚名撰。不分卷。本书为一九七二年于甘肃省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之汉代竹、木简牍医书。系一老中医经验总结。现存九十二枚手写医简,其中可辨识的方剂三十六首,药品百余种,剂型有汤、丸、散、膏等数种。重要方剂下有“千金不传”之语,尚有针灸疗法等内容。是一部历代文献所未载的早期医学文献。对研究中医发展史,特别是方剂发展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一九七六年文物出版社《武威汉代医简》本。

治百病方

新出土汉代竹、木简牍医书。不著撰人。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现存92枚手写医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名百余种。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内容。这是历代文献所未收载的一部早期医学文献。内容可见于197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一书中。

治百病方

即《武威汉墓医书》。见该条。

治百病方zhìbǎibìngfāng

书名。见武威汉墓医书条。

治百病方

科技类著作。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的简牍医方。共92枚,计有简72枚,牍14枚。这批简牍,除残损者外,保存了比较完整的30多个医方。所记病名有伤寒、伏梁、痹、大风、脏癖、诸癃、痈、金创等;所记症状有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心腹大积、上下行如虫状、手足臃肿、久泄、大痛等;有的还记述了病理变化,如中冷、裹脓在胃肠之外、寒气在胃脘等;有的还记了方的作用,如逐风、止痛等。所有这些记载,和《黄帝内经》前的《52病方》相比,则显得明确而具体,但和《伤寒杂病论》相比,尚反映不出辩证论治的精神。因此,该医方是从《52病方》向《伤寒杂病论》的过渡形态,基本上代表了西汉时期经验医学的水平。在30多个医方中,共用药物一百余种,绝大部分都见之于《神农本草经》及《名医别录》中,而且直到目前仍在应用。意义不明,或不见于上述二书者不过数种。其中如骆酥、白羊矢等则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的地方特色。简牍中还有两处记载了针灸的资料。一处是“治寒气在胃脘”提到了三个俞穴,即三里、肺俞、水泉。水泉穴不见于以后各书,三里、肺俞的位置,也与今异。另一处是“黄帝治病神魂忌”,记载了一岁至百岁的禁灸部位。另有一枚木牍,记载一个名叫子威的人取了13种药品,每药都记有分量和价钱,共计值927。这是研究当时药价的珍贵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