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屯教案
19世纪末期,冠县梨园屯庄有旧义学1所,学后有玉皇庙阁数间,学地38亩。经兵火灾伤,义学既废,阁已倾圮,庄民无力兴修,经公议,将学地和庙基于同治八年(1869年)由庄民均分,庄民分得学地,教民分得庙基。教民将庙基捐给外国传教士改建教堂,庄民不愿。双方互争庙地达20年,屡结屡翻。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教民又在庙基地改建教堂,庄民阎书勤等“十八魁”进行阻止,打死教民1人,并拆毁教堂,重新盖起庙宇。同时阎书勤等又率众将该庄20多家教民驱逐。在外国传教士和法国公使的压力下,清政府命山东巡抚张汝梅进行查拿,阎书勤等率众撤到河北,联合直隶人姚文奇、梅花拳首领赵三多举行起义,树“助清灭洋”旗帜,转战于山东、河北交界地区10多县,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光绪二十八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阎书勤等被捕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