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蛮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蛮夷mányí〈名〉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蛮夷戎狄。 蛮夷泛称四方少数民族。《战国策·燕策三》:“北~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意吾子自京师来~间,乃幸见取。”(吾子:对平辈或晚辈表示亲切的称呼。) 民族 民族族(汉~;藏~;满~;回~;彝~;苗~;白~;侗~) 另见:家族 国家 社会 家庭 ☚ 族、性 性别 ☛ 蛮夷mái yí指四方少数民族。《管子·八观》:“宪令著明,则~~之人不敢犯。” 蛮夷 蛮夷古代岭南壮族先民他称之一。南越王赵佗自称“蛮夷大长”。《汉书·南粤王传》云:“蛮夷中西有西瓯”;《后汉书·南蛮传》:“秦并天下,威服蛮夷,开置岭外,置南海、桂林、象郡。”“蛮夷”是汉代对岭南越人之总称。 ☚ 蛮越 蛮里 ☛ 蛮夷见“蛮”(2272页)、“荆蛮”(1583页)、“蛮方”(2272页)。 蛮夷华夏族以外,南方其他部族的泛称。大致是指今山东、江苏沿海以及淮河以南的小国、部族,如吴、越、邾、莒等,有时也指楚国。《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史记·楚世家》:“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即分别属于这两种情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