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梅村家藏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梅村家藏稿

梅村家藏稿

诗文别集。清吴伟业作。伟业号梅村,故名。五十八卷,包括诗二十卷,词二卷,文三十五卷,诗话一卷。伟业才华艳发,早年所作多婉丽风流。后身经丧乱,暮年萧瑟,于是一变而为苍凉激楚,兴象深微。《圆圆曲》、《洛阳行》、《箫史青门曲》等均甚著名。其文成就不如诗。词作不多,但特富情韵。有董刻本及影印本。另有顾湄、周瓒所编《梅村集》,四十卷,有康熙间刻本。吴翌凤、靳荣藩均有吴诗注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保蕴楼钞本缩版影印出版《吴梅村诗集笺注》。

☚ 霜红龛集   南雷文定 ☛
梅村家藏稿

梅村家藏稿

诗文别集。五十八卷,其中诗二十卷。清吴伟业撰。伟业诗文集初编成时名《梅村集》四十卷,为其学生顾湄(伊人)所编(实是作者晚年自定),其中诗十八卷,按体分编,计五古三卷、七古四卷、五律三卷、七律五卷、五排一卷、绝句二卷。各体诗大致按年编次,可以考订每诗的写作时期。此集虽编成于清圣祖康熙七年(1668),但并未立即付梓,故卷七末、卷一○末、卷一五末均收有康熙七年以后的作品,而目录中未载。此集所收多为入清以后的作品,清末从北京琉璃厂旧书肆售出《梅村家藏稿》,为董康所得。原为六十卷,董氏将五十六卷至五十九卷四卷合并为二卷。卷一至卷八为诗前集,卷九至卷二二为诗后集(包括词二卷),最末一卷为诗话,其他为散文。《梅村集》中有而此集中所无者有文八篇、诗八首、词一阙。此本中有而《梅村集》中所无者有文六十一篇、诗七十三首、词五首。可知此本远比《梅村集》详备。原抄本中有朱笔校注,称“先大夫”云云,乃伟业之子手笔,可见此本系从吴家散出。董康将《梅村集》有而此本无之文、诗、词编为《补遗》一卷,与顾师轼所作《吴梅村先生年谱》一起附在书末,刊刻出版。此即是《诵芬室丛刊》中《梅村家藏稿》。民国间,商务印书馆编印《四部丛刊》即据此本影印。伟业遗诗、逸句很多。清人程穆衡的《梅村先生诗编年笺注》辑得四首。今人黄裳、端木蕻良也有所发现。今人邓之诚谓另有刻于顺治十七年(1660)的《梅村先生诗集》十卷。此“十卷本尚有六十馀首为《藏稿》所无”(《清诗纪事初编》)。今人叶君远从一些清初总集,如《明代诗存》、《明诗归》、《江左三大家诗钞》、《吴越诗选》、《感旧集》等书中辑得吴佚诗四十九首,多为入清前之作品,刊登于《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第一辑)中。另有今人李学颖集评标校的《吴梅村全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0年排印出版。

☚ 沉吟楼诗选   戆叟诗钞 ☛

梅村家藏稿

别集。五十八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曾师事张溥,为复社成员。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国子监祭酒。不久,请假归。著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余》、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及历史著作《绥寇纪略》等。《梅村家藏稿》,凡诗二十卷、词二卷、文三十五卷、诗话一卷。

吴伟业工诗,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早期多绮丽之作;明亡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遒上”(《四库全书总目》)。其诗多为哀时伤事的题材,常寓身世之感。咏明清之际时事的代表作《临江参军行》,写明将卢象升英勇抗清,战败殉国之事;《松山哀》写明将洪承畴战败降清,为敌效力之事;《圆圆曲》写明将吴三桂为夺回爱妾,叛国投乱,反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之事,内容深婉,有“诗史”之称。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直溪吏》,写官府追捕之酷虐,《马草行》写吏役勒索之无厌,《临顿儿》、《堇山儿》写乱离中儿童被虏掠、贩卖的惨剧。诗人最擅长写七言歌行,“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吴伟业也工词,风格清丽哀婉,《满江红·蒜山怀古》、《贺新郎·病中有感》为人所传诵。

《梅村家藏稿》系1911年武进董氏据旧抄《家藏稿》六十卷本重编,较旧刻多出诗、词、文一百多首及诗话;又补遗一卷,增诗文各八首、词一首;后附顾师轼所辑世系及年谱四卷。有董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本。又顾湄、周瓒编有《梅村集》四十卷,有康熙间刻本。吴翌凤、靳荣藩都有吴诗注本,靳注《吴诗集览》较优。

梅村家藏稿

诗文别集。清吴伟业(1600—1671)撰。五十八卷。 伟业有 《梅村集》 已著录。此集冠有作者画像及后人题辞四首,诗二十二卷,文三十四卷,《梅村诗话》一卷。 另有补遗一卷,年谱四卷,乐府四卷。其诗多寓身世之感,亦有反映明末政治腐败与揭露统治者压榨人民之作。早期作品风华绮丽,明亡后多激荡苍凉之音,颇有感染力,论者以庾信比之。尤工七律与七言歌行,《圆圆曲》、《松山哀》、《楚两生行》诸篇颇为当时传诵。《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文虽不及诗,然亦苍劲雅健,每于散体中杂以俪语。 有宣统三年(1911)董氏诵芬室刻本,《四部丛刊》本。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吴梅村诗笺注》。木樨《吴梅村及其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可资参考。

梅村家藏稿

梅村家藏稿

别集。五十八卷。清吴伟业撰。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左庶子。曾师事张溥,为复社成员。南明弘光朝,任少詹事。入清后官国子监祭酒。不久,请假归。著有《梅村家藏稿》、《梅村诗余》、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及历史著作《绥寇纪略》等。《梅村家藏稿》,凡诗二十卷、词二卷、文三十五卷、诗话一卷。
吴伟业工诗,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早期多绮丽之作;明亡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遒上”(《四库全书总目》)。其诗多为哀时伤事的题材,常寓身世之感。咏明清之际时事的代表作《临江参军行》,写明将卢象升英勇抗清,战败殉国之事;《松山哀》写明将洪承畴战败降清,为敌效力之事;《圆圆曲》写明将吴三桂为夺回爱妾,叛国投乱,反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之事,内容深婉,有“诗史”之称。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直溪吏》,写官府追捕之酷虐,《马草行》写吏役勒索之无厌,《临顿儿》、《堇山儿》写乱离中儿童被虏掠、贩卖的惨剧。诗人最擅长写七言歌行,“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吴伟业也工词,风格清丽哀婉,《满江红·蒜山怀古》、《贺新郎·病中有感》为人所传诵。
《梅村家藏稿》系1911年武进董氏据旧抄《家藏稿》六十卷本重编,较旧刻多出诗、词、文一百多首及诗话;又补遗一卷,增诗文各八首、词一首;后附顾师轼所辑世系及年谱四卷。有董刻本及《四部丛刊》影印本。又顾湄、周瓒编有《梅村集》四十卷,有康熙间刻本。吴翌凤、靳荣藩都有吴诗注本,靳注《吴诗集览》较优。

☚ 初学集   陈迦陵集 ☛

梅村家藏稿

别集。清吴伟业(号梅村)撰。五十八卷。计诗二十卷、词二卷、文三十五卷、诗话一卷。有清刻本及影印本。另有清程穆衡、杨学沆《吴梅村诗集笺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

梅村家藏稿

《梅村家藏稿》

58卷,诗补遗1卷,文补遗1卷。《诵芬室丛刊初编》本。《四部丛刊》本。

☚ 梅村文集   傅山 ☛
000041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