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范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范蠡

春秋末政治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曾辅佐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之后,离越游齐,又辞官至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名闻天下。范蠡的经济思想,主要是谷物平粜思想和“积著之理”。所谓“平粜”,就是政府运用粮食收购(籴)或抛售(粜)的办法,平定粮食价格。他认为,谷价太贱,损害农民,会抑制其生产积极性;谷价太贵,损害工商业者,会使财用发生困难。因此,为了兼顾农工商的利益,政府应该用“平粜”的办法,将谷价维持在一定限度之内。这样,才能安定民心,促进生产的发展。所谓“积著之理”,是指商业经营管理的一些原则。他认为,要想经商取利,必须保证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要好;货币资金不积压,能正常周转。同时还指出,经商须顺应市场变化,及时吞吐商品,即物价下跌时,大量收购;物价上涨时,尽量抛售。这样,才有可能获利。可见,范蠡已懂得在供求规律基础上,利用价格的变化攫取利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