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梁宗岱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 梁宗岱
梁宗岱
梁宗岱1903——1983筆名岳泰、菩根,廣東新會人,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 生。幼年随父親讀四書、五經。1915年入新會縣立中學。1917年轉入廣州東山培正中學,主编《培正學報》、《學生週報》。1921年冬,加入文學研究會。1923年8月,與劉思慕等組織文學研究會廣州分會,任分會幹事;同年秋,入廣州嶺南大學文科。1924年秋,未畢業,即赴歐洲留學。先在瑞士日内瓦大學習法語。1925年秋,轉赴法國巴黎大學聽課,研究文學、哲學。1929年赴德國,入海德堡大學學習德語。1931年夏,赴意大利,入翡冷翠大學習意大利語; 同年秋,返國任北京大學法文系教授兼主任,並兼清華大學講師。1934年8月,辭北大教授職。1935年秋,任南開大學英文系教授; 冬,兼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詩特刊》 主编。1939年任重慶復旦大學外交系教授兼主任,並兼北碚譯員訓練班主任、教授。1944年冬,辭復旦教職。1945年與雷沛鴻合辦西江學院,任教務長兼教授,代理院長。1950年10月,任廣西省人民代表大會特邀代表,其後又當選為廣西省政協委員,兼任廣西省政府參事室參事。1955年9月,任廣州中山大學法語系教授,並任學術委員會委員。1957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任理事,並當選為廣東省政協委員。1978年冬,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1979年11月,當選為第四届中国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事。1983年初,改任文聯顧問; 同年11月6日在廣州逝世。終年80歲。著有《絮語》、《象徵主義》、《憶羅曼·羅蘭》、《屈原》、《交錯集》等。 梁宗岱 梁宗岱1903—1983诗人。笔名岳泰。广东新会人。文学研究会会员。他最早的小诗写于1921年,诗作富于哲理,独具风格。1924年去欧洲学习,发表法文诗,受后期象征主义诗派影响较大,诗风渐近新月派。1931年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诗集《晚祷》,译诗《水仙辞》《一切的峰顶》,文论《诗与真》(共二集),小说与短剧《交错集》,词集《芦笛风》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山大学、广州外国语学院教授。重译《浮士德》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 胡也频 钟敬文 ☛ 梁宗岱 梁宗岱1903.9.5—1983.11.6字菩根。笔名有菩根、岳泰等。广东新会人。在广西百色度过童年。6岁入小学。父亲为他讲解四书五经、唐宋古文,课余爱读古典小说。13岁时回故乡新会大泽读中学。翌年转入广州东山培正中学,嗜读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因作文和英文成绩优异,多次荣获该校有关奖励。曾主编该校校刊《培正学报》和《学生周报》。这时开始创作新诗,在《越华报》、《群报》等报刊上发表诗作。16岁时被誉为“南国诗人”。曾受教会学校的影响,在校时加入耶酥教。1921年冬参加文学研究会。翌年在《小说月报》和上海《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上发表新诗与杂感。1923年夏,与刘思慕等9人组织文学研究会广州分会,任干事,并在《越华报》上出版《广州文学旬刊》。同年秋被保送入岭南大学文科学习。1924年秋去欧洲留学。1925年3月出版诗集《晚祷》(上海商务印书馆版)。在中学和大学时期,先后写诗200余首,其作模仿欧洲的自由诗,采用间接暗示的手法,歌咏爱情,表现心灵与自然的谐和。离国后先去瑞士,后转法国,又去德国。其间开始创作法文诗和英文诗,并用法文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在《欧洲》和《欧洲诗论》上发表。在国外先后和法国后期象征派诗歌大师保尔·瓦雷里以及罗曼·罗兰相识。1930年秋,法译《陶潜诗选》在巴黎出版,由瓦雷里作序。这是陶潜的诗首次被介绍到法国,罗曼·罗兰称许这本书沟通了中国和法国人民的心灵。1931年夏在意大利学意大利语。九一八事变后从法国回国,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致力于诗歌理论研究,于1934年7月出版文艺论文集《诗与真》。后因婚姻问题东渡日本。同年9月出版译诗集《一切的峰顶》。1935年秋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英文系教授,兼《大公报》副刊《诗特刊》主编。1936年出版论著《诗与真二集》。七七事变后辗转到重庆,在复旦大学任教期间创作《屈原》一诗,出版译著《交错集》、《歌德与贝多芬》。1944年回广西百色从事翻译。后与友人合办西江学院。建国后,被选为广西省政协委员兼省参事。1956年秋任中山大学外文系教授,继续从事译述,发表《论神思》等诗论。 ☚ 梁格 绿原 ☛ 梁宗岱 梁宗岱1903~1983现当代诗人、翻译家。笔名岳泰。生于广东新会。1917年进中学,翌年转入广州培正中学,曾主编《培正学报》、《学生周报》。同时加入文学研究会,就读岭南大学。于1924年出版诗集《晚祷》,其作品或赞美爱情、造物主和大自然的美,或歌唱悲哀、死亡与黑暗,抒写梦幻般凄迷怅惘的情怀;诗境朦胧恍惚,音调和谐自然。同年赴欧,先后就读于日内瓦大学和巴黎大学,结识了象征派诗人瓦雷里和小说家罗曼·罗兰,用法文写了许多诗歌。1930年去柏林,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德语,并出版了译诗集《水仙辞》和法译《陶潜诗选》。1931年夏到意大利,进入翡冷翠大学进修意大利语。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法文系主任兼教授,开始致力于诗歌理论研究,先后出版了论文集《诗与真》、《诗与真二集》。1935年任教于天津南开大学英文系,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诗特刊》。抗战发生后,任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写有论著《屈原》、小说与剧本《交错集》、译作《罗丹》和《歌德与贝多芬》等。1944年为摆脱国民党的纠缠而辞去教职,回广西百色隐居,同时任教于西江学院,并致力于医药研究。1950年被选为广西省政协委员兼省参事。后去广州任教于中山大学、广州外语学院。 ☚ 胡也频 梁实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