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桑蓟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桑蓟马mulberry thrips

一种夏秋季刺吸桑叶汁液的重要害虫。缨翅目,蓟马科。学名为Pseudcden-drothrips mori Niwa。
形态 成虫体长1毫米左右,纺锤形,淡黄色,触角8节,口器锉吸式。翅细而狭长,灰白色透明,边缘具长毛。雌虫腹部末端狭长,产卵管短,向下弯曲,两侧有锯齿状突起,翅仅达腹末。雄虫体色较深,腹末节钝圆,翅盖过腹末跗节2节,末端具两爪及可伸缩的圆胞。卵近似肾脏形,长径0.2毫米,一头略小,白色透明。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初孵时体长0.2毫米,白色透明,老熟时0.7毫米,淡黄色(图)。


 2 3


桑蓟马
1. 卵 2. 若虫 3. 成虫


生活习性 桑蓟马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最后1代成虫在枯枝落叶、树皮裂隙、杂草中越冬。越冬成虫于第2年春叶萌发时即开始活动,在叶背为害,爬行时常把尾端上举,一遇惊动,即翘尾而逃。各代雌成虫在新梢顶端1~3叶上爬行,寻找适当产卵部位,以锯齿状产卵器在嫩叶背面主、侧脉分叉间及其附近的叶肉组织表皮内产卵,一生产50~70粒,寿命7天左右。雄虫交尾后3~5天即死,卵期5~7天,蜕皮3次,共经10~13天羽化。
分布为害 桑蓟马在中国各省蚕区和日本都有发生。在桑树上的虫口密度自春至夏逐渐上升,夏伐时集中在春伐田块及补缺桑株上,夏伐株新梢抽长后,虫口重又回升,7月中旬起各种田块虫口密度均较高,为害普遍严重。晚秋蚕期虫口密度又再度下降。第4代(7月间)起世代重迭现象严重,通常上代若虫在4~8片叶上吸汁,下代成虫又在新梢嫩叶上产卵,随着新梢的持续向上生长,造成不断由下而上,分层受害的现象。因此,各期秋蚕适熟叶干、萎、褐、锈、无可利用,严重地影响了蚕茧生产。
防治 冬季清洁桑园,收集枯枝落叶、杂草,集中处理,消灭潜藏越冬成虫。在发生数量多时,可喷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或20型洗衣粉200倍液,均有防治效果。

桑蓟马mulberry thrips

Pseud odendrothrips moriNiwa,缨翅目,蓟马科。日本及中国各蚕区均有分布。成虫体长0.75 ~ 0.9 mm,纺锤形,淡黄色,有两对狭长透明的翅,边缘生长毛。卵椭圆形,透明白色。若虫与成虫相似,体略小,无翅。成虫和若虫用口器锉破桑叶或叶柄组织吸吮汁液。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虫孔裂隙、杂草中越冬。用40%乐果1 000倍或80%敌敌畏、50%辛硫磷、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喷治。

桑蓟马

1.成虫 2. 若虫

桑蓟马

属缨翅目。蓟马科。为害桑叶的害虫之一。多化性,卵生,成虫越冬。高温干旱条件下为害严重。初孵若虫白色,半透明。约0.2毫米,渐变黄色。成虫纺锤形、淡黄色,有翅能飞能舞,大小约1毫米左右。成、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刺破桑叶,吸吮液汁,使叶片硬化,萎缩卷曲。防治方法:1.消灭桑园内的越冬成虫。2.夏秋季虫口密度高时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连喷两次,其间间隔15—20天(喷药后5天可采叶喂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