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耶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耶寺又称 “桑鸢寺”、“桑伊寺”、“三摩耶寺”。在西藏扎囊雅鲁藏布江北岸,始建于八世纪墀松德赞时期。因该寺初建时仿印度飞行寺形式,糅合藏、汉和印度三种建筑风格,故又称“三样寺”。墀松德赞曾命第一批吐蕃人在此寺剃度出家,号称“七觉士”。为西藏具有僧伽组织的第一个寺院。九世纪时达磨禁佛,曾一度被封。十世纪后半期, 佛教势力恢复,成为宁玛、萨迦两派共管的寺院。主要建筑有乌策大殿及四塔, 外形庄重美观,布局奇特。寺前有一石碑, 为墀松德赞所立;寺内有唐式挂钟,刻有古藏文, 为墀松德赞王妃、王子所献。此外还有吐蕃时期遗下的珍贵文物多种。今寺已毁,文物散失。 桑耶寺 桑耶寺桑耶寺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的美称,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建造于大约8世纪中叶的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 ☚ 古格王国遗址 绒布寺 ☛ 桑耶寺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一说仿那烂陀寺模式),由莲花生与汉地卜算者勘察选定寺址,严格按佛教意义建造。该寺主殿像征须弥山,大殿周围12座建筑物,象征四大洲及八小洲。外围墙像征世界外围铁墙。南北二庙象征日、月轮。大殿四角立四色塔,象征四大天王。神殿造型以及塔型各有千秋,高、低、大、小、或圆、或方、或方圆结合。层次有单层多层。彩色斑斓,红、绿、青、蓝、白搭配适当。殿堂之门,室内之梯,其多少大小均有定制。各殿之佛像亦与殿名相合。该寺所有建筑均与佛教经藏、律藏、论藏(三藏)相符。该寺主殿建造独具一格。殿有3层,下层西藏式、中层汉地形制,上层印度式(一说于阗式),3种式样合为一殿,为西藏独有,不仅对藏地后期寺院建筑影响深远,而且影响到内地,北京颐和园后山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建筑群以及承德之普宁寺,均系仿该寺建造。寺内佛像千姿百态,壁画多而古朴。“桑耶寺图”、“译经图”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寺有译场、修道殿及藏经楼,为西藏、汉地、于阗、印度、泥婆罗(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僧人云集及修行、译经之所。桑耶寺铜钟及钟铭、桑耶寺碑及碑文,均为研究吐蕃宗教史极为珍贵的史料和物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