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皮故纸钱
金代大量发行交钞,代铜钱流通,由于严重贬值,以至完全丧失信誉。此后钞法屡变,随出随坏,消耗了大量的纸张。而制纸原料桑皮故纸之类皆取之于民,极其难得。兴定三年(1218年),将原来征收的桑皮故纸折钱交纳,名义上是免除了人民输挽之劳,其实往往以征桑皮故纸钱为名,来填补财政上的巨大亏空。
桑皮故纸钱
金代杂税之一。金代发行纸币交钞,贬值后即发行一种新币以代旧币。钞法屡变,随出随废,制纸币之桑皮故纸皆取于民。至兴定元年(1217)五月,桑皮故纸已甚难得,遂令计价,作为一种附加税向百姓征收,但限于征收“贞祐宝券”钞和“祯祐通宝”钞的附加,名曰“桑皮故纸钱”。
桑皮故纸钱
金代杂税。金代大量发行交钞,代铜钱流通。由于严重贬值,以至完全丧失信誉。旧钞不行,即出新钞。钞法屡变,随出随坏,消耗了大量的纸张。而制纸原料桑皮故纸之类皆取之于民,极其难得。兴定二年(1218),将原来征收的桑皮故纸钱交纳,名义上是免除了人民输輓之劳,其实,往往以征桑皮故纸钱为名,来填补财政上的巨大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