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滕固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滕固1901—1941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人 滕固
滕固1901——1941字若渠,江蘇寶山 (今屬上海)人,1901年 (清光緒二十七年)生。早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21年5月,與沈雁冰、鄭振鐸等十三人發起成立民眾戲劇社,並創刊《戲劇月刊》,後又加入文學研究會。嗣赴日本留學,1924年獲東洋大學文學士學位後回國,擔任母校及南方大學、金陵大學等校教席,並從事文藝創作; 同年7月,創辦《狮吼》半月刊。1928年起,與狄膺、冷欣等同任中國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執行委員。1929年被開除黨籍,並受通缉。1930年再度出國,負笈柏林大學,研究藝術史,1932年獲博士學位。歸國後,於1933年5月起,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參事,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中山文化教育館美術部主任,潛心中國美術史、藝術理論以及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编輯及翻譯工作。曾為德國東方藝術學會推爲名譽會員。1938年6月,任湖南沅陵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40年秋,再遷至四川璧山,乃辭卸校長職; 同年12月,任美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教育部中央學術審議委員會委員,並在重慶中央大學講授古代藝術。1941年5月20日病逝於重慶。年40歲。著有《壁畫》、《銀杏之果》、《中國美術小史》、《唐宋繪畫史》、《圓明園歐式宫殿殘迹》、《中國藝術論叢》、《訓政之理論與實際》、《唯美派的文學》、《先史考古學方法論》等。 滕固 滕固1901—1941字若渠。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早年就学于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继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美术与考古。学成后回上海美专任教。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为民众戏剧社发起人之一。先后在《小说月报》、《创造季刊》、《创造周报》、《曙光杂志》等刊物发表小说,如《古董的自杀》、《葬礼》、《摩托车的鬼》、《魔术》等。郑伯奇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时,收入《壁画》、《二人之间》两篇,并在《导言》中称其小说“有比较写实的作风”, “但题材却只限于自己周围的知识阶级”,技巧“圆熟”,描写“真实”,但“主观的燃烧微嫌不够,因而缺乏迫力”。1926年与邵洵美等人组织狮吼社,出版《狮吼》和《金屋》杂志。1930年赴德留学。1932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回国,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佥事、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1932至1934年,历任金陵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抗战时赴昆明任国立艺术学院院长,又被推为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名誉理事。1940年在国民政府行政院任职。不久以脑膜炎逝于重庆。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壁画》(1924年)、《迷宫》(1926年)、《平凡的死》(1928年)、《外遇》(1930年),中篇小说《银杏之果》(1925年)、《睡莲》(1929年),诗与散文集《死人之叹息》,论著《唯美派文学》、《中国美术小史》、《唐宋绘画史》、《征途访古述记》,译著《先史考古学方法论》等。 ☚ 黎锦明 潘式 ☛ 滕固1901—1941小说家。字若渠,江苏宝山人。早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方光焘等人组织狮吼社。有小说集《迷宫》、《外遇》,中篇小说《银杏之果》、《睡莲》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