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桑根白皮 桑根白皮 sānggēnbáipí 省稱“桑白皮”。桑科植物桑木除去栓皮的根皮。長而扭曲的板狀,或卷曲的槽狀。淡黄色或近白色,有少數棕黄色或淡黄色斑點。體輕。質韌。易縱裂,撕裂時有白色粉塵飛出。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佳。主治肺熱咳嗽,喘逆痰多,吐血,小便不利。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桑根白皮》:“味甘,寒。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絶,補虚益氣。”唐·甄權《藥性論·草木類·桑白皮》:“能治肺氣喘滿,水氣浮腫,主傷絶,利水道,消水氣,虚勞客熱頭痛,内補不足。”明·蘭茂《滇南本草·桑白皮》:“味辛,微苦,性寒。金受火制,惟桑白皮可以瀉之,止肺熱咳嗽。” 
桑根白皮 桑根白皮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即桑白皮,详该条。 桑根白皮sāng gēn bái pí《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桑(17)。药名。参见“桑白皮”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