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桐Tóng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获鹿,山西之长治,临汾、忻州、运城,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桐tóng木名。宜製琴瑟。枚乘《七發》:“龍門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桐读音t·ong(-),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他红切,平,东韵。 上一条: 痌 下一条: 同 桐读音t·ong(ˊ),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徒红切,平,东韵。 上一条: 洞 下一条: 烔 桐〔tong〕 ![]() ![]() ![]() 桐tóng❶落叶乔木,包括泡(pāo)桐、梧桐、油桐等。泡桐可做防护林,梧桐木可制乐器,油桐的种子可榨油、用作涂料等。 桐tóng❶ 用于树名,如泡桐、油桐、梧桐等。 桐见[板桐] 桐tong桐花 桐树 桐油 桐子 泡桐 梧桐 油桐 桐花凤 桐花树 桐tóng桐地名。《尚書古文序》: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諸桐。” 鄭玄注: “桐,地名也,有王離宫焉。” (《通德堂經解》)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桐 桐 tóng 亦稱“白桐”、“泡桐”。木名。玄參科。落葉喬木。葉卵狀心形。花淡紫色,鐘形。蒴果卵圓形。種子具翅。各地多有栽培,生長甚速。木材質輕可製器具。皮、葉、花入藥。始載於先秦典籍。《書·禹貢》:“羽畎夏翟,嶧陽孤桐。”孔傳:“嶧山之陽特生桐,中琴瑟。”《禮記·月令》:“清明之日,桐始華。”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二·桐》:“《本經》桐葉,即白桐也。桐華成筒,故謂之桐。其材輕虚,色白而有綺文,故俗謂之白桐、泡桐。” 桐tóng〖名词〗 桐*tongCDA9 部分树名 部分树名杨树:杨(垂~) ☚ 部分树名 柳树 ☛ 琴 琴琴(~徽;弦~;青琴;绮~;绿~;绿绮~) 桐(桐君;桐孙;丝桐;焦桐;凡桐;枯桐;鸣桐;孤桐;绿桐;焦梧桐;梧桐尾;三尺桐;三尺焦桐;三尺枯桐) 鹤轸 瑶轸 玉轸 槁梧 良质 流徽 绿绮 五弦 七弦 清英 玉徽 金徽(黄金徽) 危丝 危柱 焦尾(焦尾琴;焦尾桐) 燋尾 虞弦 鸣丝 绿绮 清音居士 三尺之木 ☚ 琴 琴瑟 ☛ 桐tóng;tōng(一)徒红切,平东。 桐tóng❶油桐。 桐tóng《本草纲目》木部第35卷桐(387)。药名。参见“桐叶”、“桐皮”条。 桐dònɡ(水名) the Dong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桐tōnɡ[书] Ⅰ (轻佻) frivolous; skittish; coquettish; giddy Ⅱ (通达) understand; be sensible or be reasonable 桐tónɡ ❶ {植} (泡桐、油桐、梧桐的总称) a general term for paulownia, tung tree and phoenix tree 桐国名。楚昭王八年(前508),桐叛楚,当在此年或稍后为楚所灭。其地望,《左传》定公二年杜注:“庐江(郡)舒县西南,有桐乡。”舒县,《汉书·地理志》原注云为故舒国所在。而舒县地望有二说:流行说法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至庐江县间,从而定桐乡在今桐城县东北。另一新解则据《史记·楚世家》庄王九年“灭舒”句下,裴骃《集解》引杜预曰:“庐江六县东南有舒城也。”《初学记》卷8淮南道“庐国、舒城”条引应劭《汉书》注,亦同(今本《左传》杜注及《春秋释例·土地名》皆佚此条)。汉晋庐江郡六县当在今六安市北,则位于六县东之古舒县自当位于今六安市东北,而汉晋舒县(古舒国)西南之桐乡乃当在今六安市附近。 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