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道出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道出血 儿科病证名。 又名九窍出血。指小儿眼鼻、耳、口及前后二阴出血。见《证治准绳·幼科》。也称大衄。 多因乳母喜食辛辣之物,流于乳络,儿食之后,停滞不散,郁蒸于内,或因护养过暖,积温成热,热极则涌泄;亦有气虚而邪热乘袭,则血不得循流络脉,浮出诸经,也生失血之证。临床九窍出血不多同时并见,以鼻、齿、肌肤出血多见。《张氏医通·诸血门》指出:“是证非中毒即跌扑受伤。中毒者,用生羊血法;受伤者,观其人不发热,尚能饮食者,频灌童便。 无故发生九窍出血者,肝肾疲极,五脏内崩也。”各种出血,除对证治疗外,在出血时,急当止血为要,或予输血以防止气随血脱。对证治疗时,不可用药太过以防伤其正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