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江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桃江县 桃江县属益阳市。在湖南省中部偏北、资水中下游。面积20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8千公顷。1995年,工业总产值21.1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2亿元。财政收入6710万元,支出9885万元。人口80.71万。辖松花江、修山、三堂街、武潭、马迹塘、松木塘、灰山港、大栗港等12镇、11乡 (含1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松花江镇。该县自秦、汉起一直属益阳县地。1952年始建桃江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6℃,降水量1559.3毫米。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锑、锰、铁、铜、钨、花岗石、石灰石等20余种,林产有楠竹、松、杉、油菜等。工业产品有原煤、水泥、石灰、锑品、机制纸、化肥、花岗石板材等. 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 有稻谷、红薯、大豆、玉米、油菜、麻类、棉花、茶叶、禽蛋等品种。益阳铁路通过县东南部。有怀化~桃江、益阳~桃江、桃江~宁乡等干线公路。资水贯穿南北、上至安化、下出洞庭,轮船、帆船畅通无阻。 ☚ 南县 安化县 ☛ 桃江县 桃江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居资水中下游。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2月划益阳县的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区设县。因区内有桃花江,故名桃江县。县治设于桃花江入资水口的桃江镇 (今桃花江镇)。1952年11月撤销益阳专区,划归常德专区。1962年10月划回新设立的益阳专区。现属益阳市。县人民政府驻桃花江镇。面积2068平方公里。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少量回族。桃江地处雪峰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低小丘陵分布最广。猴家大山海拔917米,为境内最高点。资水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主要支流有桃花江、沾溪、泗里河等。年平均气温16.6℃,1月平均气温4.4℃,7月平均气温28.9℃。年平均降水量1559.3毫米间。矿藏有煤、铁、锰、铀、锑、钨、金、花岗石、石灰石等。农产品主要有稻谷、茶叶、油料等,林产品有松、杉、南竹、油茶等,素有 “南竹之乡”、“茶叶之乡” 的美誉。工业产品有纯锑、水泥、化肥、制茶机、纸张、花岗石板材等。手工产品中的竹编、凉席、砚石等远销国外。马迹塘水电站是中国最大的低水位贯流式水电站之一。交通有石长铁路、洛湛铁路过境,另有益阳窄轨铁路通往宁乡。公路有207国道、308和206省道纵横全境,汽车可通往各乡镇。水运有资水四季通航。名胜古迹有桃花江风景名胜区、天问台、洪山竹海、浮邱山、桃花江森林公园、罗溪瀑布、羞女山、郭都贤墓、熊亨瀚墓等。 ☚ 南县 安化县 ☛ 桃花江风景名胜区/天问台/洪山竹海/双江摩崖石刻/浮邱山/牛剑桥/桃花江森林公园/罗溪瀑布/羞女山/黄忠母墓/郭都贤墓/熊亨瀚墓/石门摩崖石刻/夏思痛墓 ☚ 厂窖惨案遗址 桃花江风景名胜区 ☛ 桃江县 桃江县位于湖南省北部,资水下游,以境内有著名的桃花江而得名。1952年由益阳县析置,面积2060平方公里,人口80万。县城城关镇,隶属益阳市。县东北角有窄轨铁路通过,资水通航,公路通益阳、安化、桃江、宁乡等地。农林产品丰富,有“楠竹之乡”、“茶叶之乡”之称。矿产有锑、铁、锰等。工业有采矿、机械、化工、建材等,主产纯锑、水泥、化肥、制茶机、柴油机配件、纸张和花岗石板材。境内马迹塘电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低水头贯流式水电站。桃花江两岸有奇峰怪石和夹岸桃林。名胜古迹有浮丘山、钓鱼台及天问台遗址,相传屈原在此作《天问》篇。 ☚ 桂阳县 南县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