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枝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竹部 > 竹品 > 桃枝竹 桃枝竹 táozhīzhú 亦作“桃支竹”,省稱“桃枝”,亦稱“篾”。竹名。皮赤節短,可剖篾為席,亦可作杖。始載於先秦典籍,後代沿用。《書·顧命》:“重篾席。”孔傳:“篾,桃枝竹。”《山海經·西山經》:“嶓冢之山,囂水出焉,北流注於湯水,其上多桃枝。”漢·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䈽篾,篠簳箛箠。”晉·戴凱之《竹譜》:“桃枝皮赤,編之滑勁,可以爲席。”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序》:“桃支竹以四寸爲一節。”明·陶宗儀《說郛》卷五十引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桃枝竹多生石上,葉如小棕榈,人以大者为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