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桃夭(周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桃夭(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 《诗经》 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民歌,属十五国风中的 “周南”,大概流行于周公旦所统辖下的南方地区 (约相当于现在洛阳以南到湖北江汉流域一带) ,是对女子出嫁的祝词。在那喜气洋洋的婚礼上,人们深情地唱道:
 茂盛的桃树呵/鲜艳的桃花/这位姑娘嫁过去呵/把和睦幸福带给了婆家/茂盛的桃树呵/桃子圆又大/这位姑娘嫁过去呵/把和睦幸福带给了婆家/茂盛的桃树呵/桃叶成绿荫/这位姑娘嫁过去/把和睦幸福带给了家人。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是比兴,后两句是祝词。通过对桃树的反复描绘,点明了婚礼举行的时令,渲染了新婚燕尔的欢乐气氛,把对新娘的赞美、祝颂表达得十分形象生动。“桃之夭夭”是总的描写桃树的美盛茁壮,全诗三章分写花、实、叶,层次分明。这些描写,除了兴起祝词之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比喻义,给人以多方面的联想。茁壮的桃枝,鲜艳的桃花,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新娘健美的身材,艳丽的容貌; 累累的桃子,茂密的桃叶,又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新娘婚后生男育女,将来多子多孙,带来家庭的兴旺。诗中除了 “宜其室家”等多次直接祝颂外,比兴本身也蕴藏着祝颂的意义,余味无穷。善用比兴,是本诗最突出的特点。
 本诗的另一个特点是运用了民歌惯用的重章叠句的表现方法。各章的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变换了个别的句子或词语,这样便于反复咏唱,使桃树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使人们纯真美好的祝愿得到了强调,也增加了旋律美。有人认为: 从时间来看,二、三章应该颠倒次序。从“灼灼其华”到“其叶蓁蓁”再到“有蕡其实”, 才合乎桃从开花到结实的顺序。 其实, 本诗先写花, 后写实,再写叶,这个次序是合乎桃树开花结实,实尽叶茂的生长规律的,而且这样安排也有使祝颂的意思层层加深的作用。
 本诗的第三个特点是巧用叠字。“夭夭”叠用和三次反复,大大突出了桃树茁壮茂盛的形象; “灼灼”字形从“火”,本义是明亮,用来形容桃花的鲜红艳丽,使人有照眼欲明的感觉; “蓁蓁”形容桃叶的繁盛茂密,使人自然联想到桃树实尽叶茂形成绿荫的景象。而且这些叠字读起来声音响亮和谐,节奏明快,因而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
 短短三章,塑造了一位艳若桃花的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清姚际恒 《诗经通论》 ),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共同愿望,加上旋律优美,音韵和谐,适于咏唱,使这首古老的民歌永远得到人们的喜爱。

古典文学作品《桃夭(周南)》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桃夭(周南)

 
 桃之夭夭〔2〕,灼灼其华〔3〕。之子于归〔4〕,宜其室家〔5〕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3〕。之子于归〔4〕,宜其家室〔5〕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6〕。之子于归,宜其家人〔8〕

 〔1〕这是一首新婚贺女的诗,列为《周南》的第六篇。
 〔2〕夭夭(yao):同“枖,木少壮,即初长成开花的树。一说,形容花之娇好。
 〔3〕灼灼(zhuo):形容花之盛开,鲜明,光彩照人。华:古“花”字。
 〔4〕之子:是子,指这个新婚女子。子,古时男女的通称。于:往。归:归于夫家,即出嫁。
 〔5〕宜:适当、相宜。室家:男子有妻称有室,女子有夫称有家,这里指家庭。
 〔6〕有蕡(fen):即蕡蕡,形容果实肥大。实:果实。这里以结实比喻生子。〔7〕蓁蓁(zhen):叶子茂密的样子。这里指兴旺而福荫后代。
 〔8〕家人:指家族之人。
 这是新婚祝贺女方的乐歌,大多在婚礼中演唱。诗用“比”的手法,以桃花鲜艳比喻女子貌美,用果实肥大、枝叶茂密比喻家族兴旺、昌盛,称赞新娘美丽而且嫁过来使家庭和顺、兴旺。“比”即比喻和比拟,也是《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以桃花比喻女子面容,是中国文学常用的比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