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叛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叛儿

杨叛儿

乐府歌曲名。《西曲歌》之一。又称《杨伴儿》。本为童谣。南朝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杨旻随母入宫,及长, 为齐后所宠,童谣乃云: “杨婆儿,共戏来所欢。”语讹,遂成“杨叛儿”、“杨伴儿”,并演变而为《西曲歌》乐曲之一。今存古辞九首,皆情歌。

☚ 襄阳乐   江南弄 ☛
杨叛儿

杨叛儿

南朝乐府民歌篇名。属《清商曲辞·西曲歌》类,见《乐府诗集》卷四九。《旧唐书·音乐志》曰:“《杨伴》,本童谣歌也。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曰杨旻,旻随母入内。及长,为后所宠。童谚云:‘杨婆儿,共戏来。’而歌语讹,遂成‘杨伴儿’。”《古今乐录》曰:“《杨叛儿》送声云叛儿,教侬不复相思。”《乐府诗集》所收《杨叛儿》共八首。内容均写男女恋情,多用比喻及双关隐语。如第二首云:“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把所恋的男子比作沉香,把自己比作香炉,借以说明不可须臾分离,比喻新颖绝妙。又如第五首云:“欢欲见莲时,移湖安屋里。芙蓉绕床生,眠卧抱莲子。”以“莲”谐“怜”,全诗以协商口吻写出,楚楚动人,爱意油然。后人的拟作,以李白的较为著名。

☚ 拔蒲   江南弄 ☛

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 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这首诗是诗人浪游金陵时,根据六朝民歌改写而成的。民歌《杨叛儿》 的原辞是: “𫐋出白门前, 杨柳可藏乌。 君作沉水香, 侬作博山炉。 ”这首古辞是写一女子和情人约会,用的是女子的口气。前两句用 “杨柳可藏乌”道出了幽会的地方,是隐语。末两句这位女子以香和炉分别比喻情人和自己,是比喻,来说明他们的爱情就好像香和香炉不可分离一样。古辞的隐语和比喻是运用得很巧妙的。也正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了隐语和比喻,才使这位女子的爱情追求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李白的《杨叛儿》新辞在改写中,依然保持了原诗的主题,全诗也是以女子的口吻来写的,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了新的创造。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一开始诗人就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对情人欢聚的场面。一个“歌”字道出了男子正在唱着古辞“杨叛儿”; 一个“劝”字写出了女子正在擎着美酒劝自己的情人痛饮。一“歌”一“劝”表现出了这对情人毫无拘束毫无顾忌的约会、欢聚。一般来说,男女相聚在一起应该是女子唱歌男子擎酒,而这里恰好相反,这就说明了男女双方已经完全沉醉在爱情的氛围之中,一切世俗的顾虑和封建礼教早在他们炽热的爱情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何许”即何处; “最关人”指最让人关心动情。喝酒唱歌对这一对情人来说似乎还不解意。因此,女子主动向自己的心上人表示愿意到杨柳依依、鸟鸣幽深的白门外去约会。但是她又不把话说明,而是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启发男子,让男子对她提出约会。从一开始的欢聚到这里愿意去生长着杨柳、有鸟鸣的白门外约会,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爱情之火在逐级燃烧。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这是诗人对古辞“杨柳可藏乌”的扩展。诗人在这里用“乌啼隐杨花”作比兴,引出了“君醉留妾家”。情人欢聚在一起,女子手捧美酒不断劝自己心爱的人痛饮,男子已经沉醉了。醉了怎么办?“君醉留妾家”! 这是女子大胆的表白。一个“留”字点明他们的欢聚纯属男女私恋。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在一般女子那里不要说有 “君醉留妾家”的大胆表白,就连 “妾劝新丰酒”的场面也很少见到。在这首诗里女子追求爱情自由的言行,早已不是 “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封建礼教所能制约的了。女主人公的爱情之火在这里达到了白热化。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是诗人对原诗 “君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的改写。在这里诗人发挥艺术想象,运用自己的思想个性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不但使比喻的内涵进一步扩大,而且写出了千古名句: “双烟一气凌紫霞。”用香化成烟,双双一气,交错萦绕,直冲云霞,来形容两情如漆似胶难分难舍的热烈程度,把全诗推向高潮。
 李白以乐府民歌为题的诗歌是比较多的。但是他模仿民歌,并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总是有改造、有创新,既有民歌的痕迹又带有李白自己的思想和艺术上的特点。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青春年少,政治上充满信心,对生活、爱情,也充满着热烈的憧憬和追求。因此,在改写过程中他忠实地保持了原诗女主人公对爱情大胆追求的精神,而且这种精神比原诗表现得更充分、更强烈。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勇敢而又热情的女性形象,这与封建礼教所宣扬和提倡的女性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在改写中完美地继承并发扬了我国古代民歌反抗封建压迫的战斗精神。这与李白大部分诗篇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对封建礼教的内容是相吻合的。

李白《杨叛儿》(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李白的诗词 -可可诗词网

杨叛儿

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白马篇 下一篇: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
诗词简介:
 《杨叛儿》本是北齐时的童谣,后被采为乐府诗题。乐府古词原只有四句:“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君作沉水香,奴作博山炉。”文字简拙。李白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将篇幅增大一倍,不仅诗的形象和语言格外鲜明生动,而且加强了对男欢女爱场面气氛的渲染,“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把特定环境下强烈的男女情恋表现得异常深透、真实而又显豁。尤其是结尾二句,将原词古拙的比兴作了进一步的提炼、充实和生发,使诗的意境更加完美,爱情的主题得到升华。全诗的格调欢快浪漫,较之乐府古词生活气息更加浓厚,在歌颂爱情,突破封建礼教方面也带有更多的解放色彩,这显然是唐代开明的政治和社会风气在文学创作上的投影。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杨叛儿》
    .[唐].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 《 yánɡ pàn ér 》 
    《 杨 叛 儿 》 
    .[ tánɡ ]. lǐ bái.
    .[ 唐 ]. 李 白 .
     
    jūn ɡē yánɡ pàn ér , qiè quàn xīn fēnɡ jiǔ 。 
    君 歌 杨 叛 儿 , 妾 劝 新 丰 酒 。 
    hé xǔ zuì ɡuān rén , wū tí bái mén liǔ 。 
    何 许 最 关 人 , 乌 啼 白 门 柳 。 
    wū tí yǐn yánɡ huā , jūn zuì liú qiè jiā 。 
    乌 啼 隐 杨 花 , 君 醉 留 妾 家 。 
    bó shān lú zhōnɡ chén xiānɡ huǒ , shuānɡ yān yí qì línɡ zǐ xiá 。 
    博 山 炉 中 沉 香 火 , 双 烟 一 气 凌 紫 霞 。 
  • 《楊叛兒》
    .[唐].李白.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心上人在歌唱情歌《杨叛儿》,侬家我敬上一杯新丰美酒。什么地方最牵人心?——暮鸦啼柳树、男女欢会的白门口。乌鸦啼叫藏在杨花中,情郎醉了就留住我家。就象那博山炉中点燃的沉香火,爱情的火焰化作双烟飞上凌霄的云霞。
     
  • ①杨叛儿:六朝民歌名。《通典》卷一四五云:“《杨叛儿》本童谣也。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曰杨旻,少随母入内,及长为太后所宠爱。童谣云:‘杨婆儿共戏来所欢。’语讹遂成‘杨叛儿,。”

    ②妾,是古代妇女的自称。新丰:地名,在长安附近,即今陕西临潼县东。新丰产美酒,故以新丰酒相劝。

    ③何许:犹言何处。关人:即关情。乌,乌鸦。乌啼,这里指暮鸦啼叫归宿。白门:《宋书》载建康城(今南京市)宣阳门谓之白门。胡三省《通鉴》注:“白门,建康城西门也,西方色白,故以为称。”这里指诗中男女欢会之所。

    ④博山炉:雕镂成海中博山形状的香炉,下有盘贮水,使润气蒸香,以象海之回环。古代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沉香:又名沉水香,是产于南方的一种名香。《南方草木状》:“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紫霞:指天空中的云霞。案此二句是诗中女子以博山炉自喻,以沉香比所爱的男子,谓双方爱情融洽。如香烟凌空直上。
  •  
    【集评】 清·王琦:“杨升庵曰:古《杨叛曲》仅二十字,太白
     
    衍之为四十四字,而乐府之妙思益显,隐语益彰。其笔力似乌获扛龙文之鼎,其精光似光弼领子仪之军矣。《书》曰:‘葛伯仇饷。’非孟子解之,后人不知‘仇饷’为何语。‘沉水博山’之句,非太白以‘双烟一气’解之,乐府之妙亦隐矣。”(《李太白文集注》卷四)
     
    清·陈沆云:“诗中‘杨花’与其篇题皆寓其姓也;‘君醉留妾家’,寄其旨也;香化成烟,凌入云霞,而双双一气,不少变散,两情固结深矣。其寓《长生殿》七夕之誓乎?”(《诗比兴笺》卷三)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杨叛儿》 是李白在金陵所作的一首民歌风味很浓的乐府诗。李白从开元十四年(726) 至肃宗上元二年 (761),曾数度至金陵,而天宝六载(747) 至天宝九载 (750),寓居金陵达三年之久。参照李白在天宝六载所作的 《越女词五首》《采莲曲》 诸篇,与 《杨叛儿》 风格、情调非常接近,所以,《杨叛儿》 作于这段时间的可能性极大。
     
     《杨叛儿》 本是六朝乐府民歌。在宋郭茂倩编 《乐府诗集》 的清商曲辞部分共有八曲,其中第二曲是:
     
    蹔 (zan暂) 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李白据以重拟新诗,由四句扩展为八句,意象、情感更为鲜明、深切。明人杨慎对李白拟作的艺术创造给予了高度评价:“古 《杨叛曲》仅二十字,太白衍之为四十四字,而乐府之妙思益显,隐语益彰,其笔力似乌获扛龙文之鼎,其精光似光弼领子仪之军矣。”他所激赏者在妙思、隐喻、笔力、精光,即在构思之妙、隐喻之巧、笔力之健、风采之异几个方面胜过了原作,显示出李白学习民歌,推陈创新、青胜于蓝的才能。
     
    原作四句,以女性口吻集中描述了女主人公与情人在白门外乌鹊藏巢的杨柳丛中密约、幽会的情景,全诗基本是以白描与隐喻的方式写成,而首句以“蹔出”二字振起精神,生动地写出女主人公到城外幽僻处与情人欢会时心情急促、步履匆匆的动态。可以说,这是《诗经·邶风·静女》式的约会,写得极为朴素、单纯,似是女主人公向情人的真情倾诉。对比来看,李白 《杨叛儿》 将原诗头两句衍变为“君歌杨叛儿”六句;原诗后两句衍变为一联七言诗。李白将原诗女子“蹔出白门外”去柳林与情人幽会,改变为女子对情人的委婉相邀,劝他“君醉留妾家”,也就是说大胆地请她所爱恋的男子在自己家中欢会!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爱情描写中,这实在是炽烈的倾心与出格的大胆! 这可以说是南北朝以来市民阶层兴起,与唐代市民思想开放以后,一些女性在两性情恋态度上的新变化。只要看看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和女道士鱼玄机的艳情骀荡的诗篇,以及元稹 《莺莺传》,便可以发现唐代女性在追求个人的情爱时,往往敢于作出令宋儒瞠目惊诧的出格举动。用现代的话讲,大约就是有些超前的举动罢? 李白的 《杨叛儿》 写的就是这样一位敢于越轨,突破封建礼教规范,向自己热恋的情人大胆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
     
     

  • 为了对此诗的思想、艺术有一清晰的理解,我们在这里对李白 《杨叛儿》 做一简要论析:
     
    首二句,写男女双方互相表白爱情。“君歌”、“妾劝”,恰似 《诗经·卫风·木瓜》 所写:“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男子向女主人公唱起恋人熟知的 《杨叛儿》 情歌,女子便拿出新丰美酒来劝饮她的情郎。唱情歌是民间古老的遗习,而女子劝酒却是唐代的新风啦。这表达爱情的方式,纯朴真率。而“新丰酒”一句,化用梁元帝《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 “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的诗意,用了宋玉《高唐赋》 巫山神女,自荐阳台的故事。所以,“妾劝新丰酒”便婉然吐露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主动追求!
     
    “何许最关人”二句,似是女主人公的自言自语,又似向情人的切切私语: 哪里最令人关切、动情,眷恋不舍? 不是别的,就是城南白门外乌鹊啼鸣的柳林深处。点出幽会的地点、景物,并暗示出幽会是在乌啼归巢的黄昏时分。这句是讲男子所唱的 《杨叛儿》歌曲,触发了女主人公与情郎柳林幽会的幸福往事的回忆,隐约地暗示出她已明白男子歌唱《杨叛儿》约她幽会的意愿。这大约是这位情郎往常和她约会的暗号。而这次,女主人公却一反常态,向情郎发出了主动约会的信号:“乌啼隐杨花” 就是她发自内心的一句爱情隐语。表面上是写乌鹊归栖之景,实则兼寓浓厚的比兴意味。以“乌啼”隐喻唱歌的男子,以“杨花”隐喻女主人公自我,而一个“隐”字表示出两情融贯,表示出情郎藏在我心里,我愿将情郎拥入怀中的心意,而接下一句“君醉留妾家”,便对前面的隐语做了明白不过的解释。“君醉”二字,恐怕不仅酒醉,而且心醉;不仅“君醉”,“妾” 之心亦柔情迷醉。否则,“留妾家” 岂非虚语?总之,女主人公看来决意要留住情郎,因而拿出新丰美酒来殷勤劝饮,决意把醉态可掬的情郎留在身边,了结那孤独的期待和内心的寂寞,勇敢地获得自己的爱情幸福。
     
     最后两句变换隐喻形象,承袭“乌啼隐杨花”的比兴方式加以化炼。将“博山炉”与“沉香火”两个喻体用一个“中”字紧密联结起来。“中”字的作用,与“隐”字的作用一脉相承。但在写法上是虚实结合,隐喻与写实融而为一。一是写景: 室内的博山炉中燃着沉香的烟气,两股轻烟袅袅而上。博山炉,在当时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不限于贵族使用。因此,博山炉成为女主人公室内环境的重要装饰。“双烟一气凌紫霞”,描绘了 “君醉留妾家”之际的一种恬静、朦胧的气氛。二是写情: 以博山炉中容纳沉香之火,袅袅双烟,缭绕一气,恒久不衰,上凌紫霞的隐喻形象,暗示、象征着男女双方炽烈、缠绵的欢恋与持久、深固的爱情。君之醉留,犹如沉香入炉,烈焰芳菲;女主人公以她整个生命和痴恋去追求和占有如“沉香火”般热烈、芳菲的爱情。这里,诗人毫无保留地写出两情欢爱,却将前面所写的男女人物一概隐去,专借物移情,含蓄深挚,给读者留下如许的想象空间。
    为了对此诗的思想、艺术有一清晰的理解,我们在这里对李白 《杨叛儿》 做一简要论析:
     
    首二句,写男女双方互相表白爱情。“君歌”、“妾劝”,恰似 《诗经·卫风·木瓜》 所写:“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男子向女主人公唱起恋人熟知的 《杨叛儿》 情歌,女子便拿出新丰美酒来劝饮她的情郎。唱情歌是民间古老的遗习,而女子劝酒却是唐代的新风啦。这表达爱情的方式,纯朴真率。而“新丰酒”一句,化用梁元帝《登江州百花亭怀荆楚诗》: “试酌新丰酒,遥劝阳台人”的诗意,用了宋玉《高唐赋》 巫山神女,自荐阳台的故事。所以,“妾劝新丰酒”便婉然吐露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主动追求!
     
    “何许最关人”二句,似是女主人公的自言自语,又似向情人的切切私语: 哪里最令人关切、动情,眷恋不舍? 不是别的,就是城南白门外乌鹊啼鸣的柳林深处。点出幽会的地点、景物,并暗示出幽会是在乌啼归巢的黄昏时分。这句是讲男子所唱的 《杨叛儿》歌曲,触发了女主人公与情郎柳林幽会的幸福往事的回忆,隐约地暗示出她已明白男子歌唱《杨叛儿》约她幽会的意愿。这大约是这位情郎往常和她约会的暗号。而这次,女主人公却一反常态,向情郎发出了主动约会的信号:“乌啼隐杨花” 就是她发自内心的一句爱情隐语。表面上是写乌鹊归栖之景,实则兼寓浓厚的比兴意味。以“乌啼”隐喻唱歌的男子,以“杨花”隐喻女主人公自我,而一个“隐”字表示出两情融贯,表示出情郎藏在我心里,我愿将情郎拥入怀中的心意,而接下一句“君醉留妾家”,便对前面的隐语做了明白不过的解释。“君醉”二字,恐怕不仅酒醉,而且心醉;不仅“君醉”,“妾” 之心亦柔情迷醉。否则,“留妾家” 岂非虚语?总之,女主人公看来决意要留住情郎,因而拿出新丰美酒来殷勤劝饮,决意把醉态可掬的情郎留在身边,了结那孤独的期待和内心的寂寞,勇敢地获得自己的爱情幸福。
     
     最后两句变换隐喻形象,承袭“乌啼隐杨花”的比兴方式加以化炼。将“博山炉”与“沉香火”两个喻体用一个“中”字紧密联结起来。“中”字的作用,与“隐”字的作用一脉相承。但在写法上是虚实结合,隐喻与写实融而为一。一是写景: 室内的博山炉中燃着沉香的烟气,两股轻烟袅袅而上。博山炉,在当时世多有之,形制大小不一,不限于贵族使用。因此,博山炉成为女主人公室内环境的重要装饰。“双烟一气凌紫霞”,描绘了 “君醉留妾家”之际的一种恬静、朦胧的气氛。二是写情: 以博山炉中容纳沉香之火,袅袅双烟,缭绕一气,恒久不衰,上凌紫霞的隐喻形象,暗示、象征着男女双方炽烈、缠绵的欢恋与持久、深固的爱情。君之醉留,犹如沉香入炉,烈焰芳菲;女主人公以她整个生命和痴恋去追求和占有如“沉香火”般热烈、芳菲的爱情。这里,诗人毫无保留地写出两情欢爱,却将前面所写的男女人物一概隐去,专借物移情,含蓄深挚,给读者留下如许的想象空间。
  •  李白 《杨叛儿》 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约有三端:
     
    一是以六朝乐府民歌《杨叛儿》 为原型,进行新的构思、扩展和改造,突出刻划了女主人公出格、越轨的热恋与纯贞。在这点上,其精神境界大大超越了朴素、直观的民歌原型 《杨叛儿》。所以,此诗实为就乐府旧题而创造的一首新诗,既保留着六朝乐府民歌清新、婉约的风格,又具有着诗人的艺术再创造,打上了李白式的艺术个性的烙印。
     
     二是继承六朝乐府民歌善用隐喻、象征等比兴手法的艺术特色,而且赋予了诗歌意象以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使全诗振神增彩,提高了此诗的思想境界。特别是此诗结尾部分,写男女欢爱而不堕轻佻,传两情绻缱而不流于俗媚,给人以圣洁、辉煌的美感,恰恰在于诗人运用了浪漫幻想的方式,自然、含蓄地赞美了这种两性结合的芳菲、纯美,充分体现了女主人公无视和冲破封建礼教约束的叛逆精神,也鲜明表达了李白赞扬女主人公勇敢行为的肯定倾向和高尚情趣。
     
    三是此诗保持着六朝乐府民歌自然、清新、通俗、婉约的语言特色,在短短八句诗中,五言、七言,白描、隐喻,交错搭配,文辞净美,意蕴深蓄,“乌啼”、“双烟”之句,皆情流言外,引人入胜。特别是结尾两句七言,在全诗中成为笔力矫健,精光异彩的奇崛之句。再有此诗结构严谨,以“君歌”、“妾劝”始,以“君醉留妾家”终,而以“双烟一气”的隐喻生发波澜,渲染两情之深固,给读者留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不尽余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