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发(?—865)唐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徙居苏州(今属江苏)。字至之。隋越国公杨素七世孙,杨遗直长子,杨收长兄。大和四年(830 年)进士第二名。又登书判拔萃科。历校书郎、润州从事、湖南观察推官、西蜀从事。入为监察御史,转侍御史,历司勋员外郎、郎中,迁礼部郎中,明礼乐之学。大中三年(849 年)改任左司郎中,奏言宣宗宜以顺宗、宪宗新谥宝册告陵庙,不可别造神主改题,知礼者韪之。转太常少卿。八年出为苏州刺史,请心镜大师回苏州弘法,治以恭长慈幼为先,有能政名。十年迁福州刺史、御史中丞、福建观察使,迁建新社稷风雨坛,多惠政。十二年(858 年)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岭南东道节度使,严于治军,因军变被驱逐,贬婺州刺史。为政刚严称健吏。工诗擅辞赋,名篇有《大音希声赋》《庆云抱日赋》等。 杨发字至之,冯翊人。《全唐诗》存诗十三首。 杨发 杨发生卒年不详。唐代辞赋家。新、旧《唐书》有传。字至之。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大和四年(830)进士及第,又以书判中拔萃,累官左司郎中。改太常少卿,为苏州刺史。苏州其家乡,治以恭长慈幼为先,有令誉。徙福建观察使,又以政闻,旋拜岭南节度使。杨发治军严谨,军遂怨,起为乱,因囚传舍,贬婺州刺史,卒于任。今存赋仅见3篇,即《大音希声赋》、《庆云抱日赋》和《太阳合朔不亏赋》,《全唐文》见载。均为律赋,但并不整饬,而以散文笔法为之。(方雪松)【杨杰】 生卒年不详。北宋辞赋家。《宋史》有传。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今属安徽)人。少有名于时,嘉祐四年(1059)举进士。自妙龄擢巍科,以雄文妙赋、醇德懿行得名于时。元丰中,官太常者数任。一时礼乐之事,皆预讨论。杰及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游,故其诗虽兴象未深而亦颇有规格,其率易者近白居易,其学为奇崛者,或偶近卢仝,大致仍属元祐体。其文才稍弱,边幅微狭。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善为赋。今存古律赋7篇,律赋6篇,遣词典丽,立意奥妙。著有《无为集》,内赋2卷。 ☚ 杨亿 杨炯 ☛ 杨发 杨发唐诗人。字至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人。大和四年(830)登进士第,又以书判拔萃登科。初授校书郎,又任湖南观察推官、再任西蜀从事、润州从事。入朝为监察御史,转侍御史,累迁礼部郎中。大中三年(849 ),改左司郎中,又改授太常少卿,出为苏州刺史。后任福州刺史、福建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任御史大夫,充岭南东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贬婺州刺史,卒于治所。《唐才子传·杨发》云: “工诗,亦当时声韵之伟者。”《全唐诗》及其《外编》录存其诗14首(包括一作他人之作者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4篇。两《唐书》有传。 ☚ 杜牧 韦庄 ☛ 杨发 杨发唐诗人。字至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人。大和四年(830)登进士第,又以书判拔萃登科。初授校书郎,又任湖南观察推官、再任西蜀从事、润州从事。入朝为监察御史,转侍御史,累迁礼部郎中。大中三年(849 ),改左司郎中,又改授太常少卿,出为苏州刺史。后任福州刺史、福建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任御史大夫,充岭南东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贬婺州刺史,卒于治所。《唐才子传·杨发》云: “工诗,亦当时声韵之伟者。”《全唐诗》及其《外编》录存其诗14首(包括一作他人之作者二首),《全唐文》录存其文4篇。两《唐书》有传。 ☚ 杜牧 韦庄 ☛ 杨发Yang Fa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Staying at the House of Yellow Flowers,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