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游击区
中共桂中地工委领导建立的游击根据地。1946年夏,受中共中央派遣从华东解放区回到广西家乡开展革命活动的廖联原,在贵县、桂平、武宣、来宾4县交界地区,宣传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贫雇农会、反对“征兵、征粮、征税”小组和武装自卫小组,开展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1947年9月29日,在贵(县)桂(平)武(宣)来(宾)地区举行“中秋起义”,进行公开的武装斗争。起义队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英勇抗击敌人的“围剿”。1949年5月,根据中共广西省农村工作委员会的指示,将“中秋起义”发展起来的队伍整编为桂中人民解放总队,同年10月改名为桂中支队,部队发展到4个团、4个县大队、1个独立营,共4000余人,他们战斗在郁江、黔江、柳江、红水河沿岸及大瑶山周围,游击区逐步扩展到贵县、桂平、武宣、平南、象县、修仁等县的半数地区,并先后建立了各级(地区、县、区、乡村)人民解放委员会,行使部分政权性质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