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炸方式核武器在不同介质和不同高度(或深度)爆炸的类型。通常可分为空中、地(水)面、地(水)下和高空核爆炸。空中核爆炸是火球不接触地(水)面的爆炸。空爆时,首先出现耀眼闪光,随即形成高温高压火球。开始火球不大,呈球形,接着向外护张,受地面反射冲击波作用后变成扁球形。核爆时还发出巨响。火球逐渐冷却即变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烟团并迅速滚翻上升,与地面被卷起的尘土形成高大的蘑菇状烟云。空爆对地面目标杀伤破坏作用最大,主要杀伤破坏因素是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和核电磁脉冲。地(水)面核爆炸是火球接触地(水)面的核爆炸。爆炸时,火球近似半球形。触地爆炸时形成弹坑。由于火球吞噬着大量地面尘土一起上升,蘑菇状烟云比空中爆炸时颜色深暗并粗大。地爆主要用于摧毁导弹发射井、地下指挥所等坚固的地面和地下硬目标。水面核爆炸产生世大基浪,用于摧毁水面舰艇和港口设施。地(水)下核爆炸系在地(水)下一定深度进行的核爆炸。地下爆炸有深地层爆炸和浅地层爆炸之分。深地层核爆炸无闪光、火球和尘柱。浅地层核爆炸时火球可冲破地表层,形成深黑色散状尘柱和弹坑。地下爆炸主要杀伤因素是地下冲击波和随之产生的强烈地震波,以及浅地层核爆炸的成坑效应。水下核爆炸形成的水中冲击波和烟囱状空心水柱,可摧毁水下和水面舰艇、水下设施及港口设施等。高空核爆炸,又称“超高空核爆炸”,炸高在30千米以上。只产生火球,烟云不呈蘑菇状。主要杀伤破坏因素是X射线和巨大的核电磁脉冲,可用于摧毁来袭导弹和卫星,或破坏对方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