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拦截系统hewuqi lanjie xitongnuclear weapon interception system
摧毁敌方来袭核武器或阻止其飞抵目标附近实施核爆炸的各种装备和设施的总称。拦截系统通常包括侦察识别跟踪系统、引导控制通信指挥系统和迎击战斗系统。
侦察识别跟踪系统用以搜索发现敌方来袭核武器并进行跟踪和识别,确认其是否将飞到应被保卫的目标区。通常采用雷达或红外探测器搜索发现来袭核武器的载体——飞机、导弹或弹头,并对它们跟踪识别,计算其飞行参数以确定其袭击目标。侦察识别跟踪系统必须尽早发现和识别敌方载有核武器的来袭飞行器,以便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供引导控制指挥和迎击战斗之用。
引导控制通信指挥系统是拦截的神经中枢。它在获得敌方发动核袭击的信息后,及时通报指挥控制中心,通过人机系统指挥和控制整个拦截系统协调工作。按来袭核武器载体的飞行参数,遵照预定计划自动布置有关拦截火力,并由阵地目标跟踪系统和拦截器引导系统引导拦截器飞向目标。引导控制通信指挥系统本身应能在战火纷飞和干扰频繁的严酷环境下保持高度的可靠性,以防在紧急关头失灵而遭致沉重的核打击。
迎击战斗系统包括相互配合的各种拦截武器。按武器类型分为核的和非核的两类;按拦截对象又分为反飞机拦截和反导弹拦截。弹道核导弹是速度最高因而拦截难度最大的拦截对象,其所载核战斗部常常威力很大,用于战略袭击。对这种核导弹的拦截主要采用反弹道导弹,其中又分为高空拦截和低空拦截两类。它是以拦截战斗空域是否在大气层以外来划分的,实战时两者可以配合运用。这种反弹道导弹一般为2级或3级有翼导弹,配有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以控制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导弹战斗部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核战斗部,如美国的“斯帕坦(Spartan)”和苏联的“橡皮套鞋(Galosh)”,依靠其核爆炸释放X射线产生的热激波效应破坏来袭弹头的防热层,利用核爆中子、γ射线和电磁脉冲毁损来袭弹头内的电子系统。随着制导技术和命中精度的提高,新近的这种导弹战斗部已改用常规装药甚至无装药,以近炸或直接碰撞的方式摧毁来袭弹头。反飞机拦截可用地空导弹或空空导弹,这种导弹多采用自动寻找目标的寻的制导、遥控制导或复合制导,以对付灵活快速的活动目标。这类导弹近来还兼有反巡航导弹的能力。
为对付大规模弹道核导弹的袭击,美国曾在1983年制定了一个战略防御倡议,俗称“星球大战”计划,是为对来袭弹道导弹和弹头进行多层拦截的战略防御系统。此计划执行初期曾确定优先发展定向能武器,对强激光武器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难度太大后转而研究技术相对成熟的天基和地基拦截导弹、几种探测器以及把整个系统综合在一起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到1993年,这个庞大的计划被宣布停止执行。目前美国正研究以陆基拦截为基础的全球防御有限打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