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校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校订;校对;校正jiàodìnɡ jiàoduì jiàozhènɡ

【同】 都可用作动词;都有参照正确标准进行核对的意思。
【异】 “校订”侧重于对照可靠材料加以订正或修改;适用于文字材料。只用作动词。[例]郭绍虞《论沧浪诗话校释·校释说明》:“今以嘉靖本为主,参考《诗人玉屑》所引加以~。”“校对”侧重于两相对照核查是否相符,是否有错误或是否合标准;适用于书面文字材料或计量器材、计量标准等;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除作动词外,还可用作名词,表示做校对工作的人,例如:“他在出版社当校对”。[例]这篇文章刚打出来,还需要~。“校正”侧重于指在对照核查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适用对象除用于书面文字材料、计量器材、计量标准等外,还可用于方向、位置等,适用范围较大;能带动态助词“了”、“过”。只作动词,没有名词用法和意义。[例]这篇文章中引文错误的地方~了没有?

校对jiàoduì

❶根据标准核对
 △ 这杆秤~过了。
❷按原稿核对抄件等,改正差错;也指担任校对的人
 △ ~稿件|我是个老~。

校对jiào duì

核对是否符合要求。1890年《日本国志》卷十四:“于通行电报外,有至急私报,有先交回信报,有照校报(每局送受之际,必反复校对,加收常费半额),有受信报知报,有书留报,有追尾报,有同文报,皆别定价。”

校对

校对

做校对工作的人。曹靖华《与倪墨炎》:“我是个老~。”

☚ 排演   排版 ☛
校对

校对

新闻、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依照原稿或定稿在校样或其它复制件上进行校对,找出差错,并用校对符号加以改正,以保证新闻、出版物的质量。

☚ 校样   校对员 ☛

校对

校对jiào duì

对照文章定稿,全面核对检查打字、排字或制版后的校样。〔例〕这篇校样刚从印刷厂取来,请老赵~一下。

☚ jiao   校改 ☛
校对

校对

校(覆校) 雠 较对
校对书籍:校书 仇书
翻阅校对:覆 校阅
 勤勉校阅:谨阅
考核校对:较勘
考订,校对:考校
 翻阅考校:披较
 讲究考校:讲校 讲试
校对认真细致:句栉字比 句疏字栉 句比字栉 字比句栉 栉比字句
核对并改正:校改 核改 斠改
(按原稿核对抄件,纠正错误:校对)

另见:核对 纠正 校正 错误

☚ 校对   校勘 ☛

核对

核对

轧 勘(勘对) 擿校 覆核
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差错:校对
校对机器、仪器等使之准确:校准
 校准并检验:校验
 校验使之符合标准:较准
检查核对:查对 辜较 辜榷 辜榷 辜攉 钩校 钩较 按偶
 检验查对:验校
 仔细查对:磨核
检验核对:验核
查验核对:磨对
 验证核对:征核
比较核对:比对 校勘
审检核对:覆核 复核
(审核查对:核对)

☚ 核查   核实 ☛

校对/校勘

☚ 考订   校对 ☛
校对

校对

官名。掌校对国史。《清史稿·职官志二》: “国史馆: ……校对,满、蒙、汉俱各8人 (内阁中书充)。”

☚ 校书   校籍 ☛

校对

见“出版发行”中的“校对”。


校对

❶报刊、图书出版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❷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

校对

校对

书刊出版工作中的一道工序。即依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改正校样上的差错。我国古时称其为“校雠”或“雠校”。《文选·魏都赋》中说:“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指的就是校对工作。校对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责任重大。校对是一项极为细致、重要的专门技术工作,主要任务是对照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改正排版中的错误;按照书刊的出版规格和要求,发现排版和编辑加工中的问题。新闻出版机构的校对工作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特别需要注意对人名、职名、地点、组织机构名称、时间、数字、引文、重要事实等方面的校对,以防出现事实差错。

☚ 校正   校对员 ☛

校对

校对

依照原稿或定稿在校样或其它复制件上进行校对,找出差错,并用校对符号加以改正。是新闻、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保证新闻、出版物的质量。校对的历史源远流长,自从有了文字写作开始,就同时有了校对工作。我国的商周之间,出现了最早的成册书籍——简策,也同时出现了校对工作。郑玄在《商颂谱》中记载了商代大夫正考父校商之《颂》十二篇的事,这大约是校对工作的最早记载。真正从事于编辑和校对工作的,是从孔子开始。汉成帝时,开始成立校阅典籍的官员,刘向就专门从事过校经传、诸子、诗赋的工作,这大约是专职校对工作的开始。东汉熹平年间,我国历史上首次雕刻石经,其目的是为天下出示范本,以校正经典传抄中的讹误。雕版印刷术发明后的公元932年,冯道等人主持雕刻印刷《九经》,并请令国子监田敏校正,校核无误后才印刷,这是雕版出版物校对工作的最早记载。在现代,随着出版事业的兴旺发展,特别是现代铅活字排版技术的广泛使用,专职校对人员越来越多,校对的方法、校对的专用符号也逐渐形成并广泛使用。在我国出版史上,历代对校对工作都有不同的称谓,最早把校对叫作“校”或“校雠”(雠音chou,亦作讐)。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别录》,他称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唐韩愈有“才子富文华,校为雠天禄阁”的诗句。后来多用“校勘”、“校阅”等词,虽然其概念不尽相同,但都属于校对的范畴。校对工作在新闻、出版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任务是在印刷之前检查和纠正在抄写、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以保证向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出版物。

☚ 核心期刊   校对工作职责 ☛

校对

proofreading


校对

correction;proof reading


校对

correction;proof reading

校对

❶check against a standard;calibrate
❷proofreader
~文本check (or correct) a text; do proofreading

校对

官名。清置,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