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孝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女孝经nǚ xiào jīng书名。唐代侯莫陈(三字姓)邈之妻郑氏仿《孝经》编撰的,传扬封建时代为妇之道的书。全书共十五章(据《说郛》七十):我瞧着那些字也不要紧,就是那~也是容易念的。(九二·1183)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教材部 > 專類教材 > 女孝經 女孝經 nǚxiàojīng 家庭女教讀物。唐·陳邈妻鄭氏撰。一卷。首載《進書表》稱侄女册爲永王妃,因作此書規戒。分《開宗明義》、《后妃》、《夫人》、《邦君》、《庶人》、《事舅姑》、《三才孝治》、《賢明》、《紀德行》、《五刑》、《廣要道》、《廣守信》、《廣揚名》、《諫諍》、《胎教》、《母儀》、《舉惡》十八章。仿《孝經》,章首皆假借班昭立說,强調男尊女卑,凡事必尊禮教。五代時盛行於世。清有内府藏本。 女孝经 《女孝经》强调“男尊女卑”,宣扬封建礼教的书,是唐侯莫陈邈妻郑氏模仿《孝经》编撰,因其侄女策为永王妃而作此书以规戒。全书以曹大家(班昭)与诸女问答的口气写成,书中自序:“上自皇后,下及庶人,不行孝而成名者,末之闻也。妾不敢自传,因以曹大家为主,虽不足藏之岩石,亦可少补闺庭”。全书分十八章,分“开宗明义”、“后妃”、“夫人”、“邦君”、“庶人”、“事舅姑”、“三才”、“孝治”、“贤明”、“纪德行”、“五刑”、“广要道”、“广守信”、“广扬名”、“谏泽”、“贻教”、“母仪”、“举恶”。书前有进书表,表明本书宗旨,“妾闻天地寺之性,贵则柔焉,夫妇之道,重礼义焉。仁义礼智信者,是谓五常,五常之教,其来远矣,总而为主,实在孝乎!夫孝者,感鬼神,动天地,精神至贯,无所不达”。该书被当时封建统治者所器重,自唐至五代时很盛行,后蜀皇帝曾召使杰出画家石恪画《女孝经》图像八种张挂。该书在《宋史·艺文志》中可查,《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中可找到章节。此书流传后世,影响很大。 ☚ 女诫 闺范 ☛ 女孝经书名。唐朝散郎侯莫陈邈妻郑氏撰。体例模仿《孝经》,全书分开宗明义章、后妃章、夫人章、帮君章、庶人章、事舅姑章、三才章、孝治章、贤明章、纪德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守信章、广扬名章、谏诤章、胎教章、母仪章、举恶章等十八章。阐述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在处理方方面面关系时,要遵守的孝敬父母,侍奉丈夫,养子育女,操持家务,恪守妇规等封建道德规范。作者因其侄女策为永王妃,在书前特作进书表,作为侄女的规戒。全书旨在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女孝经》是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女教之书之一。 女孝经 女孝经书名,一卷。为封建时代传统女教之书。唐朝散部侯莫陈邈妻郑氏撰。其书仿《孝经》,分为十八章,即:开宗明义、后妃、夫人、帮君、庶人、事舅姑、三才、孝治、贤明、纪德、五刑、广要道、广守信、广扬名、谏诤、胎教、母仪、举恶章。作者在书前进书表中称侄女策为永王妃,故作此书“戒以为妇之道,申以执中之礼”。又言其不敢自专,故章首皆假曹大家(班昭) 以立言。 ☚ 妒妇记 女论语 ☛ 女孝经 女孝经古代家庭女教读物。唐陈邈妻郑氏撰。仿《孝经》例,亦分十八章:开宗明义、后妃、夫人、邦君、庶人、事舅姑、三才、孝治、贤明、纪德行、五刑、广要道、广守信、广扬名、谏诤、胎教、母仪、举恶等。从后妃以至庶人,从平居待人接物,到一言一行,皆归之于礼,归之于孝。撰者郑氏借曹大家闲居,与诸女答问口气,阐述礼教,强调孝道。时用排比句,上口易读。《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著录。载入《说郛》卷七十。 ☚ 女论语 安定言行录 ☛ 女孝经一卷。唐郑氏 (生卒年不详)撰。郑氏为朝散郎侯莫陈邈(侯莫陈三字为复姓)之妻。前载进书表,称侄女策为永王妃,因作此以戒。《唐书·艺文志》不载,《宋史·艺文志》始载之,《宣和画谱》载,孟昶时有石恪画《女孝经》像八幅,可见五代时已盛行于世。该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章首皆假班大家以立言。陈振孙《书录解题》直以为班昭所撰,甚误。该书有《续百川学海》本、《小十三经》本、《格致丛书》本、《津逮秘书》本、《廿二子全书》本、东听两堂刊书及女儿书辑八种本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