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标点符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标点符号biāodiǎn fúhào书面上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如顿号(、)、逗号( ,)、分号( ;)、句号(。)、书名号(《 》)等。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含有两层意义:一是“点”的符号, 一是 “标”的符号。 “点” 即是点断, 凡用来点断文句, 使人明白句中各部分在文法上的位置和交互的关系的, 都属于 “点” 的符号, 又可叫做 “句读符号”。“标”即是标记。凡用来标记词句的性质种类的,都属于 “标” 的符号。 又分旧式标点符号和新式标点符号, 但在实际应用中, 一般指新式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biāo diǎn fú hào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1928年余家菊等编《中国教育辞典》:“标点符号: 自民八新文学大盛,旧式标点不足应用,倡新文学论者,如胡适、钱玄同等呈请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教育部卒据以公布。”1936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科书之发刊概况》:“民国八年教育部令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用国语文,并颁订新式标点符号,教科书体为之一变。”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用在书面语言中表示停顿、表示语气或表示词语的性质作用的社会约定的一套符号系统。它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缺少的辅助性工具。标点符号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更加准确地传递语言信息,更加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信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分为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作用的,分为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 ☚ 超句体 句号 ☛ 标点符号 080 标点符号用以在书面上标明语句的停顿、语气和专名的符号。我国古代本无现代使用的标点,约于春秋时代开始有了表示句读(dòu)的符号,至汉代趋于定型。后经许慎收入《说文解字》并为之标音,遂以所标之音作为这些符号的正式名称。它们有 “▲” (zhǔ)、“l” (jué)、“、”(dòu)等。句读有音节的句读和文法的句读两种;前者从声气分,后者从文意分,差别很大,阅读古书时应予分辨。现代的新式标点是从外国引进的。1918年5月,语言学家陈望道在 《学艺》 杂志上发表《标号与革新》一文,介绍了国外通行的标点符号10种。同年5月,《新青年》杂志率先使用白话文,同时也使用了新式标点。随后,全国400多家报刊竞相仿效,新式标点很快风行开来。在此情况下,胡适、钱玄同等学者联名向北洋政府建议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教育部遂于1920年2月训令全国,公布采用12种标点符号。是为我国第一个有关标点符号的法定文件。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此后的30多年,标点符号的使用条件发生了若干变化,须要进行修订。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标点符号用法》,使原列14种符号增为16种,针对书写排印改为横行,某些说法也作了相应的改动。新的16种标点符号是: 句号(。)、问号 (?)、叹号(!)、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引号( “ ”)、括号 ( ( ))、破折号 (——)、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 《 》)、专名号 (——)。 ☚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修辞 ☛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biaodian fuhao语法学术语,指书面语里用来表示停顿、语调以及语词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局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共有16种,即句号〔。〕、问号〔?〕、叹号〔!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专名号〔__〕。(参见“句号”等各条) ☚ 被动句 句号 ☛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biaodian fuhao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标点符号有表示停顿、表示语气、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三种作用。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共14种。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包括:引号(“ ”和 ‘ ’)、括号( ( )和〔 〕)、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和< >)、着重号(下加.)、间隔号(·)。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如下:(1)句号,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2)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3)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4)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5)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6)分号,表示并列的长分句或分句组之间的停顿;(7)冒号,表示提示语后或总括语前的停顿,有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8)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9)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10)破折号,表示它后面有个注解,或表示语意的转换、跃进,或语音的中断、延长; (11)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12)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13)着重号,表示需要强调的词句;(14)间隔号,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以及其他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此外有一种连续号(-),用只占一个字位置的短横放在两个词之间表示某种联系或时间起讫。标点符号的位置要求是:点号必须放在语句的右下角,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放在另一行的开头;标号中的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个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个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不能分成两截分别放在上行的末尾和下行的开头。 ☚ 感叹句 停顿 ☛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Biaodianfuhao书面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有利于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有助于读者辨明句子的结构和语气,正确地理解文意。标点符号现为16种,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主要用来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和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主要用来标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 多重句群分析 句号 ☛ 标点符号点号和标号的合称。书面语里表示停顿和语调的符号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的符号叫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着重号、专名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简称“标点”。是现代文章里不可缺少的断句标志(古代文章里没加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作用有3个: ☚ 被动句 句读 ☛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以断句、表明语气等,使文章易于理解。标点符号有14种:句号“。”、逗号“,”、顿号“、”、冒号“:”、分号“;”、问号“?”、感叹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点“·”、专名号“——”。自1954年版面文字推行横排以后,引号多以改用“”和‘’;书名号也改用《》。我国古代文稿不加标点符号,明代到本世纪才有圆圈、圆点和爪子点用作句读或重点符号。“五四”运动以后,现代通用的标点符号开始在文件和印刷中广泛运用。1956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标点符号的标准化,逐渐使标点符号的排版也标准化了。新规定的标点符号的最大特点,是横排的标点符号都紧靠文字的一边,有的是靠左下角,这种形式使排出的书刊报纸更加美观。目前,标点符号的排版形式有以下几种:(一)全角式。所有标点符号(个别除外)排版时都占一个字的位置,但如果后括号、后引号、后书名号紧连着另一标点时,这个符号用二分排。(二)全二分式。所有标点符号(个别除外)都用二分符号排,但是,如果在一行中出现一个单符号时,个别可用全角排,或将1/2的空余分别排在其它符号后。(三)开明式。即句号、问号、叹号、冒号等表示一句完了的符号,都用全角排;而逗号、顿号都表示中间停顿的符号,以及括号、引号、书名号等,都用二分排。(四)行首、行末二分式。凡规定可以排在行首、行末的标点符号,一律用二分排,以保证版面美观。 ☚ 拱花 标题 ☛ 标点符号punctuation 标点符号punctuation 标点符号punctuation mark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