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头狮子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头狮子草 【概况】: 异名 接骨草、土细辛(《植物名实图考》),万年青、绿豆青(《分类草药性》),辣叶青药(《贵州民间方药集》),尖惊药(《贵州民间药草》),天青菜、金钗草(《闽南民间草药》),蛇舌草(《浙江民间草药》)。 基源 为爵床科九头狮子草属植物九头狮子草的全草。九头狮子草属全世界有30余种,中国7~8种。 原植物 九头狮子草Peristrophe japonica(Thunb.)Bremek.[Dicliptera japonica(Thunb.)Makino;D.crinita(Thunb.)Nees]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5~50cm。叶片卵状短圆形,长5~12cm,顶端渐尖。 花序由2~8(~10)个聚伞花序组成,每个聚伞花序下托以2枚总苞状苞片,苞片椭圆形至卵状短圆形,2枚各不相等,长1.5~2.5cm,内有1至少数花;花萼裂片5,钻形,长约3mm;花冠粉红色至微紫色,长2.5~3cm,外面疏生短柔毛,2唇形,下唇微3裂;雄蕊2,2药室一上一下。蒴果长1~1.2cm,疏生短柔毛,开裂时胎座不弹起,上具4颗种子,下部实心,种子有小瘤状突起。(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172页,图5758)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草地或林下。自河南伏牛山以南,东至江苏、台湾、西南至四川、贵州均有分布。 。【生药】: 栽培 宜于温暖湿润气候。 土壤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而阴湿者为好。用分株繁殖,于3~4月间,将母株挖起,分成若干小蔸,按行株距各30cm开穴栽种,每穴栽1蔸,栽后覆土浇水。出苗后,注意中耕除草与肥、水管理。每年收获后的迹地,要及时管理抚育,来年还能丰收。 采集 夏、秋采收,除去杂质及泥沙,晒干或鲜用。 鉴别 性状 全草长达50cm。 根须状,浅棕褐色。地上部分暗绿色,被毛。 茎有棱,节膨大。叶对生,有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卵形、卵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聚伞花序集生于枝梢的叶腋,总花梗短,叶状苞片2片,大小不等,花冠常脱落。气微,味微苦、涩。 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 粉末:淡棕绿色。气微,味淡。 ❶ 钟乳体晶细胞存在于叶、茎表皮,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细胞内钟乳体呈长棒状,长60~250μm。 ❷ 腺鳞存在于下表皮,呈扁圆形,腺头直径40μm,由4个细胞组成,柄为单细胞,扁平。 (图见《中药粉末显微鉴定手册》,第2卷,34页,A) 贮藏 晒干用者,置于干燥处。 。【药性】: 性味 辛,凉。 ❶ 《贵州民间药草》:“辛,凉。” 功效 发汗解表,解毒消肿,镇痉。 主治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白喉,小儿消化不良,小儿高热惊风,痈疖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❶ 《植物名实图考》:“发表。” ”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防风,钩藤,治小儿惊风。 ❷ 配木通、知母,治尿路结石。 方选和验方 ❶ 《贵州民间药草》:“治小儿惊风:尖惊药6g,白风藤6g,金钩藤6g,防风3g,朱砂1g,麝香25mg。将朱砂与麝香置于杯中,另将前4味药煎水,药水混合朱砂、麝香,3次服完。” 单方应用 ❶ 《中草药学》:“治中暑:九头狮子草18~21g,仙鹤草6~9g。水煎,分2次服。 ” ” 食疗 ❶ 《常用中草药配方》:“治白带,经漏:九头狮子草120g,炖猪肉吃。”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