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进士。王叔文执政,他与刘禹锡等积极参预革新政治,时任礼部员外郎。不久,王叔文革新集团被豪族地主集团击败,成员遭到贬杀,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为司马,十年后迁任柳州刺史;卒于柳州,世称“柳柳州”。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厚敛重赋,对人民的生活痛苦抱有深切的同情感。他的散文写作自成一家,并且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柳宗元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巨大成就。他的诗大都是抒写他被贬谪生活的经历和感受的,所见所咏的不论是山川草木,时态民情,都寄寓有壮志未酬的愤懑不平,贬逐远州的孤凄恨苦。柳诗语意深切,风格清峭,具有“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 柳宗元参预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在唐顺宗李诵的永贞元年(805年),实行了许多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措施,如罢宫市、免进奉、释放宫廷教坊女乐、撤办贪官污吏以及企图夺回宦官的兵权等。然而这场改革只行一百四十多天就被守旧势力所攻垮,作为参政者之一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同案被贬为边远地区司马的还有刘禹锡、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等七人,时称“八司马”。被贬十年之后,即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刘禹锡、韩泰、韩晔、陈谏等被召回朝,又被贬到更为边远地区去当刺史。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之初,登柳州城楼思念同时被贬远州的四位朋友,瞩目远望,愁思茫茫,正值狂风暴雨袭来,眼前的鲜花香草饱受摧残,使之不禁有人世切身经受的联想。这时身处边荒远地,归路阻断,向远处展望,只见岭树重重,遮断了视线;而如此蹉跎岁月,又怎能不使人愁肠九转,泪洒江头!诗人这时特别想念自己那些同命相怜的朋友,他们与自己同被贬谪在遥远荒僻的地带,而且互相间还是音书阻隔,各处一方。诗人感到有海一样深沉、天一样广大的忧愁怨恨,无法排遣, “悲歌可以当泣”,他只好把此情托付于诗作了。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把被贬谪远州的愤怨之情,与对同时遭贬的朋友的怀念之情,深深地蕴含在眼中所见的景物的描绘之中,思想上有很强的政治性,艺术上有很大的含蓄性,手段上又有很明显的象征性。诗不应该直说,而应该有形象思维的比兴之法,在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永州,后到柳州,他一直没有屈服改志,他的这首诗中的悲愁抑郁之情,以及对于“惊风乱飐”、 “密雨斜侵”的厌恶和憎恨态度,就是他的政治上的倾向的表现。但柳宗元的政治倾向的表现,在全诗中都是很含蓄的,他把自己如海天一样深广的愁思,渗透在八句诗的每一行中,所见、所感、所思,无一不是忧愁、惊乱、障碍、荒凉,诗的意蕴中倾向突出,但又是可以意会而无须言传的,因为了解自己的读此诗的四位患难与共的朋友,彼此间“心有灵犀一点通”,对诗中回肠荡气,是不难了解其究竟的。就是今天的读者,了解了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的处境,也是完全可以体会诗的意蕴所在的。诗中的物象,如惊风、密雨、岭树、江流、芙蓉、薜荔,都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但象把“惊风”写成是“乱飐芙蓉水”的凶狂之物,把“密雨”写成是“斜侵薜荔墙”的可憎之物,正有诗人对于政治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的象征寓意所在,而芙蓉的高洁美丽,薜荔的坚韧芳香,正是自己和自己的那些滞留一方的朋友的品格的象征。这些物象有实际景物的意义,但由于在比喻中富有特定的善恶美丑的强烈意义,它们取得了独立的形象意义,所以也就变成了象征性的形象。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注释】 1.柳州:今广西柳州,作者于元和十年(815)任该州刺史。漳州:今福建龙溪县一带,当时韩泰任刺史。汀州:今福建长汀县一带,时由韩晔刺守。封州:今广东封开县一带,时陈谏刺守。连州:今广东连县、阳山县一带,时由刘禹锡出守。 2.接:目接,目光所及。大荒:荒远的旷野。海天:海天相连的意思。 3.颭(音zhan):吹动。芙蓉:荷花。芙蓉水:荷塘水。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薜荔:常绿蔓生的香草,又名木莲。薜荔墙:爬满薜荔的墙。两句用芙蓉、薜荔既实写近景,又暗喻品格高洁的五人备遭摧折的险恶境况。 4.重遮:层层遮蔽。江流:指柳江。九回肠: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出则不知所如往。”诗中既指彼此为盘曲的江流阻隔,又喻愁肠百结。 5.百越:也称“百粤”。《通典州郡典·十四》:“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泛指今闽粤一带,诗中提及的五州均属焉。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古代南方在人身上刺花纹的风俗。犹自:仍然。滞:滞留,不流通。一乡:一方。 今译 登上高高的城楼向远方眺望, 旷野大荒顿时投入你的目光, 大海与苍天相连,触入愁思茫茫。 惊风吹乱了荷花水塘, 密雨斜打在木莲围墙。 山岭上繁茂的树木重重叠叠, 遮挡了你千里远眺的神往, 弯弯曲曲的河流,真似那 百折九曲的愁肠。 我们同贬在这文身蛮荒之地, 怎堪音书断绝,人各一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