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䛒537—605
字顾言。 祖籍河东(今山西南部),西晋末徙居襄阳。祖惔,梁诗人柳恽兄。 䛒少聪敏,解属文,好读书。南朝梁元帝时释褐著作佐郎。 梁宣帝立,以䛒为侍中,领国子祭酒、吏部尚书。隋文帝时,以䛒为开府、通直散骑常侍,寻迁内史侍郎。又为晋王杨广谘议参军。王好招文雅之士以为学士,䛒为其冠。 杨广初作文为庾信体,及见䛒后,文体遂变。文帝仁寿(601—604)初,杨广为太子,以䛒为东宫学士。 及炀帝立,为秘书监。 炀帝大业元年(605),从游京都,道卒。 柳䛒著有《法华玄宗》二十卷、《晋王北伐记》十五卷,又集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五卷。《旧唐书·经籍志》则为十卷,疑抄缮时分卷不同。其书已佚。今存文四篇,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五首,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柳䛒诗似沿梁、陈之旧,以清丽见长,殊少特色。而其文虽骈体,然用典不若徐、庾之繁富。 《隋书》本传言隋炀帝见䛒后“文体遂变”,当指文而言。主要事迹见《隋书》本传。
隋学者。字顾言。本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徙永嘉(今属浙江)。少聪敏,好读书。初仕梁,后入隋,为晋王諮议参军。王好文雅,招引诸葛颍、虞世南等百余人为学士,䛒为之冠。后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著有《晋王北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