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根皮 > 柯樹皮 柯樹皮 kēshùpí 亦稱“木奴”。殼斗科植物柯樹樹皮的韌皮部。主治水腫。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木部·柯樹皮》:“主大腹水病,取白皮作煎,令可丸,如梧桐子大,平旦三丸,湏臾又一丸。一名木奴。”宋·唐慎微《證類本草·木部·柯樹皮》:“《海藥》云:主乳(浮)氣,採皮以水煮,去滓復煉,候凝結,丸得爲度。每朝空心飲下三丸,浮氣水腫便從小便排出。” 柯树皮kē shù pí《本草纲目》果部第30卷柯树(2)。药名。 【基原】为壳斗科植物柯树Lithocar pus glaber(Thunb.)Nakai树皮的韧皮部。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遗》:“主大腹水病,取白皮作煎,令可丸,如梧桐子大,平旦(服)三丸,须臾又一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