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柔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柔然 古族名。柔然族在4世纪末兴起于大漠南北。以游牧为主。4世纪末遭到北魏打击,由漠南远渡漠北,征服了敕勒族,势力强大起来。402年,柔然首领社𪨷自称为豆代可汗。他所控制的地区:“其西则焉耆之北,东则朝鲜故地之西”,“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成为一个庞大的奴隶制政权。从5世纪初起的八九十年间,柔然不断与北魏作战。423年以前,北魏曾多次进攻柔然。并在北方修长城,设“镇”防守。 6世纪初,柔然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阿那瓌(可汗丑奴之弟)被其族兄示发战败,520年投归北魏,受封为蠕蠕王。北魏支持他返回漠北,重建政权。523年,北魏发生人民大起义,阿那瓌率10万大军协助北魏镇压起义。552年,柔然政权为新兴的突厥族击垮,阿那瓌自杀。后柔然族并入突厥。 柔然古国名。亦称蠕蠕、芮芮。为北朝时雄踞漠北和西域之强国。其国境自社仑可汗后,西拓至今新疆吐鲁番和焉耆一带,为北魏在北方之劲敌。共传十二君主,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多次发现其君主年号。至6世纪中叶,突厥在北方兴起,其末代君主阿那瓌与之争国,最后于552年战败,汗国遂亡。 柔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称。又译作蠕蠕、芮芮、茹茹。为东胡之后裔。原游牧于蒙古高原南部。东晋元兴元年(402),统一蒙古高原,创建柔然汗国。此后发兵西征,深入西域中部,成为北方强族。6世纪中叶,突厥兴起,柔然日衰。南梁承圣元年(552),突厥首领土门率兵大败柔然。四年(555),柔然汗国灭亡。 柔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亦作“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属于东胡系统,与鲜卑同源。所操语言属阿尔泰语系。5世纪至6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放牧,刻木记事。最高统治者郁久闾。始祖木骨闾,其子车鹿会拥有部众,自号柔然,隶属北魏。402年,车鹿会后裔社仑自称可汗,以千人为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置帅一人;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427年,柔然基本统一漠北,与北魏时战时和。429年、449年,两次被北魏击败,内部开始分崩离析。6世纪初统治集团为争汗位内讧。520年,可汗丑奴被杀,其弟阿那环投归北魏,被封为蠕蠕王,重建柔然政权。6世纪中叶,原役属于柔然的突厥兴起,不断反抗其统治。555年,突厥击溃柔然,可汗阿叔子率千余家投奔西魏,柔然汗国灭亡。剩下各部分大多并入突厥,一部分西迁,或并入契丹、勿吉等部。 柔然亦作“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欧洲一些史学家称之为阿瓦尔(Avars)。中国古族名。北魏时亦称其所建的地方政权为柔然。源于东胡,所操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最高统治者郁久闾。始祖木骨闾, 原为鲜卑拓跋部贵族的奴隶,后逃亡依附纯(纥)突邻部。子车鹿会始拥有部众,自号柔然,役属于北魏。四世纪中, 在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游牧。拓跋珪南迁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柔然进居阴山一带。四世纪末,遭北魏打击,首领社仑放弃漠南,率众远徙漠北,征服敕勒各部,组成联盟。北魏天兴五年(402)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创立军事编制,以千人为军,百人为幢,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奴隶制政权。以游牧为主,兼事狩猎,亦有冶铁和造车,后期也兼营农业。以牲畜、兽皮等与北魏交换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与南朝及中亚亦有经济往来。无文字,“以羊屎粒记兵数”,用刻木记事。官号有国相、俟力发、吐豆发、俟利、吐豆登、俟斤、莫何等。取征伐漠北,结好中原的策略,至427年基本上统一漠北地区。与北魏时战时和。神二年(429)遭太武帝进击,汗庭被抄,大擅可汗西走, 部落四散。太平真君十年(449)后,一再被北魏击败,内部分崩离析,敕勒族十万余户脱离其统治。六世纪初,统治集团为争夺汗位发生内讧。正光元年(520),可汗丑奴被杀,其弟阿那瓌兵败投归北魏, 被封为蠕蠕王。在北魏支持下, 返回漠北重建柔然政权。仿中原官制设侍中、黄门等官。同时与南、北朝政权发生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六世纪中叶,原役属于柔然的突厥崛起,反抗其统治。西魏元钦元年(552),为突厥击破,阿那瓌自杀。西魏恭帝元年(554)阿那瓌子庵罗辰反北齐兵败北遁。翌年突厥木杆可汗大破阿那瓌叔邓叔子, 邓叔子率余众千余家投归西魏, 在突厥的压力下, 西魏太师宇文泰将邓叔子等三千余人交付突厥使者,惨杀于长安,中男以下悉配为奴。余众大部并入突厥,一部西迁,或并入契丹、勿吉等部中。 柔然 柔然古政权。见《魏书·蠕蠕传》等。为柔然族所建。始祖名木骨闾,是鲜卑拓跋部奴隶。木骨闾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自称柔然。北魏天兴初,首领社仑北徙弱洛水,始立军法: 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 百人为幢,幢置帅一人。接着兼并他部,小国羁附,于是自号丘豆伐可汗。活动中心在敦煌、张掖之北。其官号有国相、俟力发、吐豆发、吐豆登、俟利、俟斤、莫何等。后又仿中原设侍中、黄门等官。常与北魏相攻伐。公元460年,攻高昌,杀北凉余裔沮渠安国,又假手唐契等傀儡,控制伊吾。向西侵犯准噶尔盆地以西乌孙、悦般,势力扩张至索格底亚那和吐火罗斯坦,役属了天山南麓南北两道诸国。一度几乎断绝了北魏与西域的交往。公元552年,为突厥酋长土门击破,其可汗阿那瓖自杀。公元555年,继立的可汗邓叔子不堪突厥攻击,奔降西魏,柔然汗国灭亡。传25汗,存国153年。余部辗转西迁,拜占庭史书称之为阿瓦尔人。 ☚ 阴平国 吐谷浑 ☛ 柔然 柔然古族名。《魏书》、《北史》、《南史》又作蠕蠕,《宋书》、《南齐书》、《梁书》作芮芮,《北齐书》、《隋书》作茹茹。其西迁者,被欧洲人称为阿瓦尔人(Avars)。或谓东胡之苗裔,或谓匈奴之别种。始祖为#木骨闾。其子车鹿会始有部众,自号柔然,役属于北魏。拓跋焘以其部众愚昧无知,状类于虫,蔑称之为蠕蠕。4世纪中,游牧于今蒙古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拓跋珪南迁平城(今山西大同),随之进居阴山一带。4世纪末或5世纪初徙漠北,首领社仑常所会庭在敦煌、张掖之北。5至6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随水草而居穹庐。辫发,穿锦小袖袍、小口裤,长靴。无文字,刻木为记。原信仰萨满教,后有佛教传入。 ☚ 野虏 "> ☛ 柔然 098 柔然中国北方古代民族,亦作“蠕蠕”、“芮芮”、“茹茹”。北魏时亦称其所建政权为柔然。源于东胡,其始祖木骨闾是鲜卑拓跋部奴隶。4世纪末其后裔社仑,率部迁漠北,创立军事编制,定赏罚之制,刻木记事,势力渐强,于北魏天兴5年(402) 自称丘豆伐可汗,建立奴隶主政权,后基本统一漠北地区。由于北魏的多次攻伐,内部分崩离析,西魏元钦元年(552)并入突厥,另有西迁,并入契丹、勿吉者。柔然,辫发左衽,无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以游牧为主,兼事狩猎,亦能冶铁和造车,后期兼营农业。原信萨满教,后改信佛教。18世纪以来,东西方学者有认为拜占廷历史上的阿瓦尔人即是突厥亡后,西迁的柔然族。 ☚ 鲜卑 薛延陀 ☛ 柔然 柔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传说其始祖名木骨闾,曾被鲜卑拓跋部掠为奴隶。木骨闾于3世纪末从拓跋部出逃,“亡匿广漠谿谷间”,成了百余名逃亡者的首领。木骨闾之子车鹿会不断兼并其他部落,拥有众多部众及财富,成为世袭贵族。4世纪中叶起,自称柔然。车鹿会的后裔社仑统治时期,建立军事制度及赏罚制度,对柔然的发展及强大起了积极作用。北魏天兴五年 (402年),社仑自称可汗。他利用拓跋氏锐意进取中原,无暇北顾之机,统一漠北。当时其势力所及:北到贝加尔湖畔;南临大漠,与北魏相峙;东起大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占有准噶尔盆地,与天山以南的焉耆接界。已“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柔然的存在及发展对北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北魏始光元年 (424年),柔然可汗大檀率六万骑深入云中,攻陷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强駻的柔然兵把御驾亲征的魏太武帝包围五十余重。此后太武帝曾多次率军进攻柔然,以求重创其实力。神䴥二年(429年),太武帝主动出击柔然,大败柔然可汗大檀所统骑兵,俘获戎马百余万匹,原服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乘机背叛,成了柔然内在的威胁。太武帝对柔然的族称改用音近而含贬义的蠕蠕,柔然族自己则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北魏对柔然除用武力征讨外,还采用修筑长城,设置军事重镇,派重兵把守等措施。魏孝文帝即位后,北魏和柔然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双方多次互派使者媾和。北魏和平元年(460年),柔然吞灭高昌。北魏皇兴元年 (470年),柔然进攻于阗。此后,柔然又连连进攻敦煌,欲断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年),柔然一部十余万落西迁,建立高车国。自此,柔然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并与高车国连续争战三十年。当柔然因内讧而国势日弱之时,北魏采取了保存柔然,以之牵制、抵御高车国的策略。柔然可汗阿那瑰于北魏孝昌元年(525年)率十万大军帮助北魏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并乘机扩充实力,占据了长城以北漠南地区。北魏灭亡后,柔然与东、西魏通婚友好,接受双方馈赠,并乘机向东发展到易水,向西发展到原州 (今宁夏固原)。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突厥首领土门(伊利可汗)求婚于柔然遭拒绝,便联合高车国,共同进攻柔然。柔然分裂为东、西两部。东柔然为北齐所灭,西柔然被突厥打败后投奔西魏,旋即遭突厥惨杀,柔然汗国灭亡。其余众或西迁或留居漠北,融入了当地民族之中。 ☚ 鲜卑 突厥 ☛ 柔然又作“蠕蠕”、“芮芮”、“茹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东胡族的一支。北魏时建立地方政权。552年为突厥所灭。 柔然 柔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称,又译为蠕蠕、窴蠕、芮芮、茹茹。为东胡的后裔,操满—通古斯语,早期无文字,后期借用汉字。原来游牧于蒙古高原南部,有时归附于北魏,有时依属于卫辰(夏国赫连勃勃之父),势力比较弱小。北魏天兴五年(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𪨷为北魏击败,退往漠北,侵入高车游牧之地,征服高车各部;又降服匈奴余种拔也稽,统一蒙古高原,创建柔然汗国,自称丘豆伐可汗。此后发兵西征,击败西部鲜卑及车师前部、车师后部、焉耆,势力深入西域中部。从此成为北方的强族,历经斛律(号称蔼苦盖可汗)、大檀(牟汗纥升盖可汗)、吴提(敕连可汗)、吐贺真(处可汗)、予成(受罗部真可汗),始终与北魏为敌。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柔然可汗豆意欲南侵北魏,征兵于属部高车,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率众十万余户脱离柔然汗国,西迁至车师前部西北(今乌鲁木齐市一带),建立高车王国,与柔然为敌。双方征战不休,柔然汗国因此衰落,东退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为界。六世纪中叶,突厥勃兴,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击灭高车王国,收降五万余户,柔然汗国丧失阿尔泰山以西地区。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率众东征,大败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瓖自杀,余众立其叔父邓叔子为可汗。不久,突厥乙息记可汗又大败邓叔子,柔然残部又以阿那瓌之子菴罗辰为可汗。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突厥木杆可汗率众击灭柔然汗国。于是东逃的柔然人同化于契丹,南奔的柔然人同化于汉族,留居蒙古高原的柔然人同化于突厥和九姓铁勒,柔然民族迅速消失于历史舞台。新疆的泛突厥主义分子穆罕默德·伊敏在《东突厥斯坦历史》一书中,把柔然说成是“突厥民族的一支”,这是荒谬的观点。 ☚ 鲜卑右部的分散 木骨闾 ☛ 柔然 柔然古族名,也指其所建政权。又作蠕蠕、芮芮、茹茹等;欧洲历史著作也称为阿哇尔(Ovars)。源于东胡,传说其始祖木骨闾原为鲜卑拓跋族奴隶。其子车鹿会始有部众,自号柔然。北魏天兴五年(公元402年)第七代主社仑征服漠北高车、匈奴余部, 置军法,自称可汗,建王庭于鄂尔浑河畔。盛时疆域:西到焉耆之北,东至朝鲜之西,北抵贝加尔湖,南与北魏相接。同北魏时战时和,又通使南朝,受内地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年),所属高车副伏罗部西迁自立,双方不断争战,而日益衰弱。六世纪初,柔然内乱,复属于北魏。北魏分裂后,柔然复兴,东、西魏争与和亲。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及恭帝元年(公元555年),先后为其役属的突厥击破,国亡。 ☚ 鲜卑 稽胡 ☛ 柔然古族名。源于东胡。也有“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等说。始祖木骨闾为3世纪后半期人,初为鲜卑拓跋部的奴隶,至拓跋猗卢(?—316)时,逃离拓跋氏,与逃亡者百余人依附纥突邻部。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以郁久闾为姓氏,自称柔然,北魏太武帝贬称之为“蠕蠕”,《晋书》称为“蝚蠕”,南朝称其为“芮芮”,齐、周、隋等史书称为“茹茹”。初依附于北魏,岁贡马畜貂皮等,冬牧于漠南,夏居漠北。自车鹿会后,又历吐奴傀、跋提、地粟袁3代,势力渐盛。拓跋珪南迁平城(今山西大同)后,该部进驻阴山一带。地粟袁死,部落分为2,长子匹候跋继父业居东边;次子缊纥提别居西边,背离北魏投附铁弗匈奴部首领刘卫辰。北魏登国间(386—396),遭到北魏攻击,部众半数被俘,2人先后被迫归降北魏。登国九年(394),缊纥提子社仑等率部众弃父西走,投匹候跋。不久,杀匹候跋,弃漠南,远徙漠北,征服敕勒(高车)诸部,组成联盟,于北魏天兴五年(402)建柔然汗国。后事详“柔然汗国”。该族以游牧为主,兼事狩猎,处于奴隶制阶段,信仰萨满教。语言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初无文字,刻木记事,后学习中原文化,渐营农业、手工业,传入佛教,建立军政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北齐天保六年(555)柔然汗国灭亡后,该族部分并入西魏和突厥,沦为奴隶;部分投契丹;部分逃入内地,融入汉族中;余众辗转西迁,一说欧洲史籍所记载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阿瓦尔(Avars)人即西迁的余众。参见“柔然汗国”(1781页)。(图表见下页) 柔然世系 柔然亦作“蝚蠕”、“蠕蠕”、“芮芮”、“茹茹”。古代北方民族。源于东胡。始祖木骨闾,原为鲜卑拓跋部贵族的奴隶,后逃亡附纥突邻部。子车鹿会始拥有部众,自号柔然,附于北魏。4世纪中,在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游牧。拓跋珪南迁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柔然进居阴山。四世纪末,遭北魏打击,徙漠北。后征服敕勒,势强。北魏天兴五年(402)社仑自称可汗。以游牧为主,兼事狩猎,有冶铁、造车,后期兼农业。因一再遭北魏袭击,势渐弱。正光元年(520)阿那瓘兵败投归北魏,被封为蠕蠕王。在北魏支持下,返漠北重建柔然政权。6世纪中叶,原役属于柔然的突厥崛起,为突厥击破。余众大部并入突厥,一部西迁,或并入契丹、勿吉等部中。 柔然古族名。北魏时其所建政权亦叫柔然。又名蠕蠕、茹茹或芮芮。源于东胡,鲜卑拓跋部近支。西晋末年,游牧于拓跋部北边。北魏前期,其酋长社仑建立奴隶制国家, 自称丘豆伐可汗。版图东起大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南自大戈壁,北至贝加尔湖以南。全盛时,其势力进入西城,直达哈萨克高源。是北魏前期北边轻敌,北魏为拱卫平城(山西大同),被迫在京师以北设置六个军镇。神䴥二年(429),在魏太武帝拓跋焘亲征下,遭重大打击,但对北魏仍有威胁。与北魏及南朝均有经济文化联系。正光六年(525),其主阿即瑰协助北魏镇压六镇起义,乘机将六镇破坏殆尽,称雄漠南。北魏分裂后,东、西魏均力求其支持。北朝后期,阿即瑰为突厥所杀。不久,柔然汗国灭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