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枸骨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木部 > 枝葉 > 枸骨葉
枸骨葉  gǒugǔyè

亦稱“猫兒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乾燥葉。長橢圓狀直方形,卷曲,有硬刺。陽面黄緑色,陰面灰黄色或暗灰色。主治腰膝痿弱,風濕痹痛,肺勞咳嗽。唐·孫思邈《千金·食治·枸骨葉》:“補虚羸,益精髓。”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枸骨》:“〔釋名〕猫兒刺。”

枸骨叶

药名。出 《本草拾遗》。又名功劳叶、八角茶、老虎刺叶、猫儿刺、八角刺。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的叶。产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苦,凉。入肝、肾经。养阴清热,补益肝肾,养气血,祛风湿。
❶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低热不退,骨结核,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煎服: 9~30g。
❷治白癜风。枝叶烧灰淋取汁或煎膏涂。本品含枸骨叶皂苷 (Ilexide) Ⅰ及Ⅱ。又含咖啡碱、羽扇豆醇、苦丁茶苷A~D、腺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及鞣质、苦味质。枸骨注射液对离体豚鼠心脏有增加冠脉流量,加强心收缩力的作用。枸骨叶水及醇浸液对雌小鼠有抗生育作用。煎剂对离体子宫有持久兴奋作用。

枸骨叶gǒu gǔ yè

《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枸骨(1)。药名。
【别名】猫儿刺(《本草纲目》),枸骨刺(《本草汇言》),八角茶(《本草从新》),老鼠刺(《纲目拾遗》),老虎刺(《江苏植药志》),狗青(《江西中药》),散血丹、八角刺(《广西中药志》),羊角刺(《湖南药物志》)。
【性味】
❶《本草汇言》:“味苦,气凉,无毒。”
❷《本草求真》:“苦,平。”
【归经】
❶《本草汇言》:“入足厥阴、少阴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养气血,祛风湿。治肺劳咳嗽,劳伤失血,腰膝痿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❶《本草拾遗》:“枝叶烧灰,淋取汁,涂白癜风。亦可作稠煎敷之。”
❷《本经逢原》:“治劳伤失血痿软,能调养气血。”
❸《本草从新》:“生津止渴,用叶代茶甚妙,祛风。”
❹《中国药植志》:“枝叶,和以赤糖、红枣或乌枣同煎煮,补肝肾,健腰膝。”
❺《广西中药志》:“治跌打,洗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浸酒或熬膏。外用:捣汁或煎膏涂敷。

枸骨叶ɡǒuɡǔyè

中药名。出《本草拾遗》。别名功劳叶、猫儿刺、八角刺。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的叶。产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微苦, 凉。入肝、肾经。养阴清热, 补益肝肾。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煎服:9 ~15克。本品含咖啡碱等。枸骨注射液对离体豚鼠心脏有增加冠脉流量, 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

枸骨叶

枸骨叶

枸骨叶,又名猫儿刺、八角茶、八角刺、羊角刺、功劳叶。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冬青科植物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的叶。主产于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
本品味苦,性凉。归肝、肾经。功能养阴清热,益肝肾,祛风湿。主治肺痨骨蒸、咳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及关节痛。用治肺痨骨蒸潮热、咳嗽、咯血,可与沙参、麦冬、白及等配合应用。若肝肾阴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可与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同用。《本经逢原》有用本品与红枣熬膏蜜收内服,治劳伤失血痿软的记载,并称其“能调养气血无伤中之患”。若用于风湿引起的腰痛及关节痛,可单味配枸杞子、五加皮、牛膝、木瓜、当归等浸酒服。煎服,9~15g。脾胃虚寒作泻及火衰阴痿者忌用。
实验研究: 枸骨树皮、枝叶含咖啡碱、挥发油、鞣质。
注射液可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加强心肌收缩力。醇提取物对小鼠有避孕作用。

☚ 十大功劳叶   牡蒿 ☛
000021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