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乙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乙炔 1860年英国化学家E.Davy首次制得。 最简单的炔烃。1862年Wohler首次合成了乙炔。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 有特殊气味(酸而香的气味)。 易燃。易爆。 相对分子质量26.04。相对密度0.6208(-82℃)、0.9(空气=1)。 三相点-80.55℃。熔点83.8℃。临界温度35.2℃。临界压力645MPa。 溶于水(18℃时100ml/100ml)、乙醇(18℃时600)、丙酮(15℃时2500)、甲醇(20℃时14.20)、液氨(-45℃时240)。本品与空气可组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2.3%~72.3%(体积);与氧气形成爆炸混合物时,爆炸极限为2.3%~94.5%。 本品为固态或液态时,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的影响,均可能产生爆炸。 因此,乙炔不能液化后运输。 因为乙炔易溶于丙酮,可以将其溶于丙酮,再运输。本品化学性质活泼,能自聚,在铜催化剂作用下,在400~500℃可自聚。 在催化剂氯化汞的作用下,与氯化氢加成,可生成一氯乙烯。 在乙酸锌的作用下,与乙酸加成,生成乙酸乙烯酯: 在镍或钯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加氢,生成烯烃,进一步加氢,生成烷烃。 可以直接或在铁催化剂作用下,与卤素加成,生成肉代乙烯及卤代乙烷。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烯腈。在硫酸汞存在下,与水反应,生成乙醛。 在羰基镍催化作用下,与一氧化碳及水反应,生成丙烯酸: CH≡CH+CO+H2O→CH2=CHCOOH 在羰基镍或羰基钴作用下,与一氧化碳及乙酸反应,可生成丙烯酸乙酯: CH≡CH+CO+C2H5OH→CH2=CHCOOC2H5 在碱溶液中与乙醇可以进行乙烯基化反应,生成乙烯乙醚: CH≡CH+C2H5OH→CH2=CHOC2H5 在铜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醛加成,可生成炔醇: CH≡CH+HCHO→CH≡CCH2OH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丙酮加成,生成炔醇,进一步加氢和脱水,可制得异戊二烯。 在三氯化铝的作用下,与三氯化砷反应,生成路易斯(Lewisite)糜烂性毒气一氯乙烯基二氯化砷: CH≡CH+ClAsCl2→ClCH=CHAsCl2 除上述加成反应外,因乙炔分子中的氢有微弱的酸性,可被金属或其他离子取代,生成乙炔化物。与钠或氨基钠反应,生成乙炔钠: 将乙炔气通入亚铜盐或银盐的氨水溶液中,立即沉淀出红棕色的乙炔铜及乙炔银,此一性质被用作乙炔的定量分析: CH≡CH+2Cu(NH3)2OH→CuC≡CCu+4NH3+2H2O CH≡CH+2Ag(NH3)2OH→AgC≡CAg+4NH3+2H2O 乙炔也能组成格氏试剂: CH≡CH+C2H5MgBr→CH≡C-MgBr+C2H6 在300℃下乙炔氧化生成甲醛及一氧化碳。 在强氧化剂作用下,乙炔的三键可以断开,生成二氧化碳: CH≡CH+O2→HCHO+CO 3CH≡CH+10KMnO4+2H2O→6CO2+10KOH+10MnO2 乙炔还能和一氧化碳、氨反应,生成丙烯酰胺。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丙酮。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炔二聚,生成乙烯基乙炔;三聚生成苯;四聚生成环辛四烯。 乙炔在100℃及1.6MPa下与氨反应,生成5-甲基-2-乙基吡啶。 用途:本品是重要的化工及精细化工原料;乙炔气用于电焊及切割;可以合成橡胶、塑料、纤维、农药、涂料、香料、粘合剂、溶剂、医药、炸药等;由其衍生的化合物有数千种之多。 制法: CaC2+2H2O→[1]+Ca(OH)2 ❷ 以甲烷或乙烷为原料,部分氧化,可制得[1]。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