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枯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枯荷 枯荷
中国诗人对荷叶、荷花的爱是独特的——他们似乎认为残荷、败花总是比“雨打芙蓉泪不干”的审美趣味高一些、雅一些。前人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又有“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写难以名状的“愁”,一写不可言传的“趣”,简直都写绝了! 许棐笔下的 “枯荷”是怎样的呢? “万柄绿荷衰飒尽”,“万”言其多也,“柄”写干枯的、深褐色的高出水面的荷叶的茎梗; 此句说在那无数的枯梗上我们再也找觅不到一丝 “绿” 的影子了,我们能观看到的只有枯萎飘零而衰落尽了的叶子。这是作者正面写“枯荷”,从一“尽”字我们能很好地体味出其衰败之状是惨不忍睹的。接着他又从侧面,通过同荷叶相联系的 “眠鸥”作衬托,以潇潇秋雨为背景,进一步把那全无生气的肃杀场面渲染出来了。 可是,这一景境切入作者心中,没有使他浸入 “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愁海,也没有使他耽于闲逸潇洒、万物归寂的雅趣,他那极富调侃意味的无情的一问,实属出人意料之外:“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这里用 “当时”转入对过去的追忆,对 “生灭”、“出来”作一反思; “乍” (乍: 一下子) 既是说那层层叠叠铺满池塘的荷叶来得突然,也是写极其短暂、去得快;“叠”和 “满”与上文的 “万柄”相照应; “青钱” 比喻荷叶。作者从眼前的“衰”推及当时的“荣”,霎那间的时光倒转,通过相互形成强烈对比的两幅画面对读者作了当头棒喝,可是,那些生活在虚幻的繁华中的人们总是不肯相信终会有 “池塘暮秋”的来临。 至此,我们才领悟到诗人不单是写 “荷”、也是写 “人”、写世间的万事万物。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告诉我们,一切存在的事物虽然是虚幻的,但它们又是不可改变的,它们所表现的是真实的本体。荷的荣衰都是假相,却是假相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生”或“灭” 的表现,这大约就是慧能所说的 “尘劳邪见”吧? 你若是“信池塘有暮秋”,便能不将“乍叠清钱满”看成永恒,便能把一切人生享乐: 光彩照人的年轻的容颜、肥马轻裘的赫赫威仪如此等等都视为“暂时”,狠心地“斩尽”这一切,你就不会为身外的非“本性”的东西——“绿荷衰飒尽”而烦恼。也就是说,你视“荣”为暂时和虚妄,那么“暮秋”的“衰” 自然也是虚幻。 此诗的妙处就在于不作理语,而理趣自寓其中,作者以 “残荷”写理直堪和前人以荷写“趣”写“愁”相媲美。 ☚ 许棐 冯坦 ☛ 《枯荷》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中国诗人对荷叶、荷花的爱是独特的——他们似乎认为残荷、败花总是比“雨打芙蓉泪不干”的审美趣味高一些、雅一些。前人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又有“留得枯荷听雨声”,一写难以名状的“愁”,一写不可言传的“趣”,简直都写绝了! 许棐笔下的 “枯荷”是怎样的呢? “万柄绿荷衰飒尽”,“万”言其多也,“柄”写干枯的、深褐色的高出水面的荷叶的茎梗; 此句说在那无数的枯梗上我们再也找觅不到一丝 “绿” 的影子了,我们能观看到的只有枯萎飘零而衰落尽了的叶子。这是作者正面写“枯荷”,从一“尽”字我们能很好地体味出其衰败之状是惨不忍睹的。接着他又从侧面,通过同荷叶相联系的 “眠鸥”作衬托,以潇潇秋雨为背景,进一步把那全无生气的肃杀场面渲染出来了。 可是,这一景境切入作者心中,没有使他浸入 “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愁海,也没有使他耽于闲逸潇洒、万物归寂的雅趣,他那极富调侃意味的无情的一问,实属出人意料之外:“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这里用 “当时”转入对过去的追忆,对 “生灭”、“出来”作一反思; “乍” (乍: 一下子) 既是说那层层叠叠铺满池塘的荷叶来得突然,也是写极其短暂、去得快;“叠”和 “满”与上文的 “万柄”相照应; “青钱” 比喻荷叶。作者从眼前的“衰”推及当时的“荣”,霎那间的时光倒转,通过相互形成强烈对比的两幅画面对读者作了当头棒喝,可是,那些生活在虚幻的繁华中的人们总是不肯相信终会有 “池塘暮秋”的来临。 至此,我们才领悟到诗人不单是写 “荷”、也是写 “人”、写世间的万事万物。三论宗的创始人吉藏告诉我们,一切存在的事物虽然是虚幻的,但它们又是不可改变的,它们所表现的是真实的本体。荷的荣衰都是假相,却是假相的一种不可逆转的“生”或“灭” 的表现,这大约就是慧能所说的 “尘劳邪见”吧? 你若是“信池塘有暮秋”,便能不将“乍叠清钱满”看成永恒,便能把一切人生享乐: 光彩照人的年轻的容颜、肥马轻裘的赫赫威仪如此等等都视为“暂时”,狠心地“斩尽”这一切,你就不会为身外的非“本性”的东西——“绿荷衰飒尽”而烦恼。也就是说,你视“荣”为暂时和虚妄,那么“暮秋”的“衰” 自然也是虚幻。 此诗的妙处就在于不作理语,而理趣自寓其中,作者以 “残荷”写理直堪和前人以荷写“趣”写“愁”相媲美。 枯荷许棐
在众多的咏诵荷花的诗中,许棐的这首枯荷却别具一格,他不是赞美荷花,而是借荷花的兴衰,感叹夏去秋来,变化出人意料,写的令人耳目一新。 “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作者一开始不是从荷花盛开的夏景下笔,而是描写了秋天荷花残败的景象。衰飒,衰落之意。盛夏,荷花一派旺盛,有的田田浮在水面,有的亭亭凌于碧波之上,小鱼在新叶下游嬉,白鸥在荷花叶下栖息。而现在,枯黄的莲梗托着垂头丧气的残败的荷叶,在肃杀的秋雨中,白鸥也没有栖身之地了。“万柄绿荷”,形容荷花之多,荷叶之密,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而最后着一“尽”字,同“万柄绿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残败的景象,特别又是在秋风萧瑟、秋雨连绵、万物凋零之际,更显得凄凉。作者正浓笔渲染荷花的干枯衰残,突然笔锋一转,“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荷叶刚刚冒出水面之时,相互簇拥,互相交叠,如青钱布满了池塘。早晨,珍珠似的水滴随着荷盖的摇曳而闪烁滚动,洁丽动人;傍晚,清幽的香气随风飘荡,令人心旷神怡,那时,怎么能相信夏去秋来,转眼之间初生的荷叶就干枯衰残了呢?作者用“叠”和“青钱”,形象地描绘了荷叶的勃勃生机,用了“肯信”,有力地加强了语气。最后两句,奇峰突起,顿起波澜,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作者未必如此,读者未必不如此。许棐的这首诗,虽然是感叹季节的变化,但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有盛就有衰,好的也能转变为坏的,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很有警戒意味。作者在嘉熙年间曾隐居秦溪,这首诗也许交织着诗人自己的身世怀抱。另外,作者是江湖派诗人,慕白居易、苏轼,有忧国忧民思想,诗歌《泥孩儿》就用比兴手法,讽刺人不如泥的贫富对立的社会现象。当时的南宋王朝极端腐朽,家国不宁,这首诗也许隐寓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当年宋王朝如此强大,而现在怎么如此懦弱无能呢? 总之,这首诗的内涵非常丰富。 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深入浅出,生动有味,融景、情、理为一体。另外,点化旧句,也是这首诗突出的特色,如“雨中无可盖眠鸥”,化用了唐人郑谷《莲叶》诗:“多谢浣纱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当时乍叠青钱满”,变用杜甫诗《漫光》“点溪荷叶叠青钱”之诗意,这种改造前人成句,大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表现了作者较强的艺术功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