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枯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枯梅

 

史文卿


 樛枝半著古苔痕,万斛寒香一点春。
 总为在今吟不尽,十分清瘦似诗人。


 史文卿的这首“枯梅”诗,只是千百篇宋人咏梅诗中的一首,虽称不上名篇,但还是很有特色的。特别是后边两句,值得称道。
 本诗名为枯梅,写的其实是一棵老梅。范成大的《梅谱》中说,绍兴、吴兴一带有一种古梅,其枝樛曲万状,苔藓鳞皱,封满花身。另外,梅花愈古老愈显得苍劲古朴,故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樛枝半著古苔痕,”樛,是指树木向下弯曲,古苔指有古苔留在梅枝上。全句是说,弯曲的树干上,有一半残留着古苔。宋人吴文英在《花犯·谢复庵除夜寄古梅枝》中,曾用“古苔泪稍霜千点”的词句去形容古梅枝。“万斛寒香一点春。”就在这弯曲的老梅枝上,开放着一点点花,但传来的香气,却很浓很远,仿佛有千斛万斛。斛是古代的一种量器名,这里只是用“万斛”形容花香之浓之多。春在这里是指开花。一棵偌大的老梅树,只开了那么一点点花,看起来的确是一株枯梅了。以上两句,从正面描写了枯梅的枝干、小花和浓香。古代的咏花七绝,都是上两句实写,下两句议论或抒情,这首诗也正是如此。
 “总为古今吟不尽,十分清瘦似诗人”,梅花啊梅花,古往今来,为什么人们总是不间断地吟咏你呢?噢! 我明白了,因为你与诗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清高瘦削。在这里,梅即诗人,诗即梅花,诗人与梅花已经合而为一了。宋人用诗人比喻梅花的,并不只史文卿一人。比如:刘克庄在《落梅》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这里的“迁客”指唐代大文学家、诗人韩愈,骚人则指屈原。也有用诗句比喻梅花的,如徐玑的《梅》,“不厌垅头千百树,最怜窗下两三枝,幽深真似离骚句,枯瘦犹如贾岛诗”。但这毕竟比不上本诗的明了干脆。同时,这两句诗也揭示了一条道理,那就是只有写人写物有相似处或相通之点时,物才触成为人吟咏的对象。

咏花诗词之《枯梅》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枯梅

 

马知节


 斧斤戕不死,半藓半枯槎。
 寂寞幽岩下,一枚三四花。


 梅花树的寿命极长。老枝怪奇,骨格清癯。马知节这首咏枯梅诗,就是赞扬枯梅虽屡遭磨难,但仍能顽强坚韧地生长着,有一点活力,也要开放出幽香娱人的花朵。
 开端一句,写出枯梅虽然屡遭砍柴人斧祸,但仍能顽强地活着,即扣诗题枯梅,又表明这是山边的野梅。无人培植经营,伤痕累累,残体断枝,尽在不言中。
 次句写枯梅的形象。半活半死的枝槎,活着的梅干残枝呈现出紫褐色,有斑驳纹,小枝呈绿色,已长上一层苔藓;一半枯死的残断枝槎,乾枯腐朽。半枯半死是斧斤戕伐的结果。形象残破,遭际悲惨。既补足首句斧斤戕伐的结果,又活现了枯梅的形象。从而唤起了人们对枯梅的同情和为之鸣不平。
 第三句写枯梅生长在僻幽的山岩下,孤独寂寞,无人问津。因而屡遭砍柴人的斧斤,取其枯干残枝作柴烧。这种处境,极其严峻,为下一句作了铺垫。
 结尾句,“一枚三四花”,看似平常,但对枯梅来说却是超常现象。梅花开放,一枚常是一至二朵,有短梗,浅粉色与白色,清香袭远。这是正常的生命旺盛的梅花,而枯梅在僻静的高山峰岩下寂寞独生,不仅无人爱护与培植,反而屡遭砍伐,带伤求生犹难活,况且开出常花呢! 然而出人意外,超乎常理,它却放出园梅所不能开出的多而香的花朵。对于枯梅来说是奇迹。结尾点明主题,振起全诗。句绝而意未绝。启人深思。枯梅自强不息,精神多么可贵。
 这是一首咏枯梅的绝句,平叙中出奇,句绝而意未绝。又可从中吸取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