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枪弹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枪弹论

又称“魔弹论”。一些记者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宣传机器的喧嚣,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高明的宣传家的操纵下,对人的作用就像枪弹之于靶子。枪声一响,靶子应声而落——人们同样会成为“宣传弹”的牺牲品。这一思想曾流行一时,后逐渐被人们抛弃。

枪弹论

枪弹论

传播学理论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该理论认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如同一个靶子,完全是静止地、被动地等待着大众传播媒介所发出的枪弹的到来,并被其击倒,由此,信息传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枪弹论”过高估计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忽视了受传者本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受传者在接受“枪弹”的过程中,会对“枪弹”作出判断:或者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或者仅接受其中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受传者并非像靶子一样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一击就倒。相反,他们具有判断能力,他们与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们对“枪弹”不仅具有选择能力,而且还具有反馈能力,能够将作用结果及时反馈给传播者,促进了信息交流。“枪弹论”受机械主义影响,理论上缺乏科学性,实践上不利于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进行,因而它没有能够在传播学领域中站住脚,很快便被传播学者所抛弃。

☚ 拉斯维尔传播模式   两面宣传说 ☛
枪弹论

枪弹论

传播学理论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该理论认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如同一个靶子,完全是静止地、被动地等待着大众传播媒介所发出的枪弹的到来,并被其击倒,由此,信息传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枪弹论”过高估计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忽视了受传者本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受传者在接受“枪弹”的过程中,会对“枪弹”作出判断:或者全部接受、或者全部拒绝、或者仅接受其中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受传者并非像靶子一样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一击就倒。相反,他们具有判断能力,他们与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们对“枪弹”不仅具有选择能力,而且还具有反馈能力,能够将作用结果及时反馈给传播者,促进了信息交流。“枪弹论”受机械主义影响,理论上缺乏科学性,实践上不利于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进行,因而它没有能够在传播学领域中站住脚,很快便被传播学者所抛弃。

☚ 拉斯维尔传播模式   两面宣传说 ☛
枪弹论

枪弹论bullet theory

一种对大众传播工具作用的早期观点。20世纪20~30年代一些政治及历史学者,通过对政治宣传鼓动作用的研究,认为大众传播工具有神奇的力量,只要反复应用就能达到完全左右公众思想感情和言行的效果。他们把读者和听众视为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只要把大众传播工具对准他们进行射击,他们就会中弹。这种观点,无限地夸大了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德国的纳粹头子戈培尔“谎言重复三遍也会变成真理”的谬论,也成为这种观点的佐证。直到40年代初,“枪弹论”才开始动摇,并逐渐被扬弃。

☚ 期望知觉   亲社会行为 ☛
000014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