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林默涵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林默涵1913—福建武平人 林默涵
林默涵
林默涵 林默涵1913—2008文艺批评家、杂文家。福建武平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去日本,入东京新闻学院学习。次年回国后任《生活日报》副刊编辑,并参加《读书与出版》《世界知识》等编务。抗战后,去武汉转延安,到马列学院学习,参与编辑《中国文化》《解放日报》副刊,写了不少富于战斗性的杂文。抗战胜利后去重庆,任《群众》杂志编辑。1946年后去香港,从事革命文化工作,编辑《大众文艺丛刊》。1950年后任中宣部、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流》主编等职。著有杂文集《狮和龙》《浪花》,论文集《在激变中》和《林默涵劫后文集》。 ☚ 陈仁鉴 吴奔星 ☛ 林默涵 林默涵1913.12.30—原名林烈。笔名有默涵、雪邨等。福建武平人。早年参加革命活动。1935年到日本,入东京新闻学院学习。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回国,曾任《生活日报》副刊编辑,后又协助编辑《世界知识》等刊物。抗战初期在苏浙、武汉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后到延安。1944年冬,调重庆《新华日报》负责“通讯课”。其后曾主编《新华副刊》。抗战胜利后到上海、香港等地。1949年初,任职于《华商报》。同年秋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解放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顾问、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杂文集《狮与龙》一种,所收的是作者在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以及抗战胜利后旅居香港时写的揭露黑暗、针砭时弊的作品,作者直抒己见,鲜明地表达革命观点,文笔泼辣、尖锐犀利,明白晓畅,有着很强的战斗性。此外,他尚有文艺评论集多种。 ☚ 林语堂 林榕 ☛ 林默涵 林默涵1913—Lin Mohan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原名林烈。福建省武平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进步报刊《生活日报》、《读书与出版》等任编辑,并开始撰文。1938年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此后,主要从事编辑工作,撰写政论、杂文,主要发表一些论争性的文艺论文,分别收入论文集《在激变中》、《浪花》和杂文集《狮和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文化部,宣传部领导职务,参与并领导文艺界的思想理论斗争,发表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文艺论文和讲话,1960年写的《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旗帜》一文影响较大。 ☚ 巴人 叶以群 ☛ 林默涵1913~Lin Mohan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deologist and writer. Works: Lion and Dragon,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