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门宦
中国伊斯兰教哲赫林耶学派支系门宦之一。以传教地取名。创建人马达夭1757~1812,经名穆罕默德·者俩里,道号古土布·阿兰,是哲派第三代教主。马达夭是第二辈教主穆宪章的学生。穆宪章逝世后他继任第三辈教主时,在金积堡洪乐府暗设道堂,秘密开展传教布道活动,被清廷发觉,发配黑龙江,行至吉林船厂身亡。故称船厂太爷。马达夭被捕后, 其子马以德接任了教权。马以德(1780~1849),经名穆罕默德·索非依,道号哈给根俩。他任第四辈教主后,遇事慎重,得到善终,葬于宁夏洪乐府,称“四月八太爷”。他临终时将教权交给了长子马化龙,开创了哲派“父传子受”的先例。马化龙(1810~1871),经名拖必尔停俩,道号赛义德·束海达依。他利用经商机会,经常往来于同心、海固、盐池以及平凉、庆阳和陕西、内蒙等地,传教布道, 成为继马明心之后, 哲派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1871年马化龙在宁、灵举旗反清失败而遇害,他的唯一遗孙马进西后来得到清廷赦免, 遂在张家川南川宣教,因与马元章失和,又从张家川迁居板桥,重建了道堂,教民称为板桥门宦。1940年马进西逝世后,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川门宦,由其子马腾霓主持, 一支为板桥门宦, 由其子马腾霭主持, 教民称“板桥十爷”。板桥门宦的教众分布在宁夏吴忠、新疆、甘肃、青海以及江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