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板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果实名

果实名

栗子:栗(霜栗;锥~) 河东饭
板栗:笃迦
橄榄:青子 青果 谏果 味谏 余甘(余甘子) 来子 霜果
枣子:枣(~仁;~核;红~;乌~;大~;酸~;仙~) 羊角(羊角树)木蜜 龙骨 鸡心 百益红 圣花儿
大枣:干枣 美枣 良枣
干枣:红皱
木瓜:护圣瓜 铁脚梨
菱角:菱(香~;角菱;乌~) 芰 薢茩蕨攗
核桃:胡桃 羌桃 播罗师
银杏果:白果 平仲
山楂:楂 山查 山樝 赤瓜 棠捄(棠捄子) 茅摣 猴摣
其他果子名:柑(柑子;~橘;~柑;广~) 柿(柿子;~饼;红柿) 椪 桔(桔子) 梅(梅子;杨梅;青~;黄~) 枳(枳实;枸枳) 椰(椰子) 棪 檨 檇 楙 楱 菠萝 佛手 木瓜 海棠 花红 韶子 香瓜 香橼 香圆 骊珠 霜椑 蓇葖
向日葵籽:雪末籽
霜后的柿子:霜柿

☚ 果的各部分   水果 ☛

板栗chestnut

夏季重要蜜源植物。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BI.。别名栗子、大栗、毛板栗。壳斗科。落叶乔木。高15~20米,幼枝无顶芽。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雌雄同株,单性花,雄花序穗状,直立,雌花着生在雄花序基部,花呈浅黄绿色。

板栗


中国分布于北纬18°31′~ 40°31′,东经99°~124°之间的广大地区。河北、山东、湖北、北京、广西栽培较多且集中。属阳性树种,喜温暖、干燥的气候,在疏松、酸性和石灰质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常栽植在向阳山坡或村边、空地等处。长江流域四五月开花,黄河流域五六月开花。在同一地区,开花期可持续15~20天。花蜜和花粉都比较丰富,一群蜂可产蜜5~15千克。蜜的颜色较深,稍具苦味,浓度较低,属中下等蜜。花粉除供蜂群繁殖以外,可生产食用花粉和蜂王浆。

板栗chestnut

山毛榉科栗属, 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又名大栗、魁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起源与分布 板栗原产中国,远在6 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村遗址中和2 000多年前的江陵战国期间和西汉墓葬中均发现有板栗遗存。中国古籍多有板栗的记载, 《诗经》中有“阪有漆, 有栗”和“树之榛栗”;《大戴礼·夏小正》中有“八月(栗)零”;《史记》中有燕秦千树栗, 其人富与千户侯等的记载。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大量板栗种植。《西京杂记》中记述汉武帝时上林苑已有栗的栽培, 并有候栗、魁栗、双栗、峰栗等品种; 《齐民要术》和《农桑辑要》中更有栗树栽培技术的详细记述。栗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2 000~3 000年。
1988年世界板栗产量为45.6万吨, 产量最多的是中国, 其次是土耳其、南朝鲜、意大利、日本、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和地区(见表)。在中国, 北起辽宁、吉林,南至广东等省都有分布。主要产区有河北的迁西、遵化、邢台等县, 湖北的罗田、麻城等县, 贵州的毕节、安顺地区, 年产量在5 000吨以上;此外,年产量在500吨以上的有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自治区)。

1988年世界板栗主产国(地区)产量

国 家
(地区)
产 量
(kt)
国 家
(地区)
产 量
(kt)
中 国
土 耳 其
南 朝 鲜
意 大 利
日 本
西 班 牙
95F
92
70F
50
48F
20
法 国
葡 萄 牙
北朝鲜
希 腊
玻利维亚
苏 联
17
14
12
11
11
10

注: F为FAO估计产量
特征与特性 板栗品种不同, 但有其共同的特性特征。
形态特征 树高达13~30米。根深,叶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至长圆披针形, 叶面深绿色,角质层较厚,叶背灰绿色具短绒毛, 叶缘有粗锯齿。雌雄异花; 雄花序为葇荑花序, 由300~500朵小花组成, 花粉小, 常随风飞扬, 花有特殊气味, 引诱昆虫传粉; 雌花通常3朵聚生于外被带刺的总苞中, 每朵雌花有柱头8个,开花时伸出总苞, 有胚珠16个, 但受精后只有1个胚珠发育成果实,也就是一粒种子, 为主要食用部分(见图)。通常一个总苞中有3粒种子,果实充分成熟后总苞开裂, 种子脱出。


板 栗 的 花1. 雄花序; 2. 雄花; 3. 雌花


生长结果习性 栗实生树寿命较长, 常见树龄200~300年、干周5米以上的大树,仍能正常结果。实生树结果较晚, 需7~8年; 嫁接树则为3~5年。栗树根深, 侧根细根发达; 须根前端常有白色菌丝呈分枝状, 一端伸入根的细胞间隙吸收根中营养, 另端伸入土中, 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及扩大吸收面积。这种菌根叫外菌根,是栗树适应性强的重要原因。芽有花芽、叶芽和隐芽3种。❶花芽为混合芽, 着生于结果母枝的先端, 较肥大呈扁圆形, 翌年春抽出带叶、花的混合花枝。混合花枝有两种: 一是既有雄花序又有雌花序的结果枝:一是只有雄花序而无雌花序的雄花枝,雄花枝一般多由衰弱的结果母枝或结果母枝下部的芽萌发形成。
❷叶芽着生在结果母枝的中、下部或其他弱枝上,较瘦小, 翌年春萌发为发育枝。
❸隐芽更小,着生于当年生枝的基部或多年生枝及老干上, 通常不萌发, 老树或更新修剪及枝条受伤后才萌发, 成为徒长枝。凡能抽生结果枝的枝条通称结果母枝。
结果枝可分4段:基部数节的叶腋间着生叶芽;中部约10节左右的叶腋间着生雄花序; 前段1~3节的叶腋间在雄花序基部着生雌花序称混合花序, 着生花序的叶腋间无腋芽而成空节; 在混合花序以上为果前枝或称尾枝,一般有3~10节,果前枝的叶腋间都有腋芽,在结果枝生长健旺时有的可成为花芽,能连续结果,成为下年的结果母枝。雄花枝大多比较纤弱, 除叶片外只有雄花序, 一般不易成为结果母枝。发育枝在幼树期是形成树冠的基础。长度为10~20厘米的发育枝,顶芽及以下数芽可形成花芽, 变为结果母枝。而10厘米以下的纤弱发育枝不能形成花芽, 翌年生长甚少或枯死。30厘米以上的徒长枝通过合理修剪, 3~4年后也可开花结果。栗在北方一年常有两次生长, 第二次生长多发生在雨季以后, 由新梢顶芽或顶芽以下数个侧芽萌发成秋梢或二次枝(副梢), 这种二次枝也能开花和结果, 成为二次果, 某些地区的二次果能在冬前成熟, 称为二季栗。
物候期 因栽培地区、品种而异。以南京地区的中熟种九家种栗为例, 萌芽期4月9日, 展叶期4月14日, 雄花初花期6月13日, 盛花期6月20日, 终花期6月24日,雌花初花期5月26日, 盛花期6月2日,终花期6月12日, 果实成熟期9月中、下旬。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栗生长一般要求年平均温度为10~14℃, 生长期的平均温度为16~20℃, 开花至果实成熟需要2 000~3 000℃的积温。栗树较抗旱抗寒,在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冬季低温不低于-20℃的地区都能生长,结果良好; 当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时,果肉粉质,含糖量降低。栗喜微酸性土壤, pH值6左右生长结果均良好, 在碱性土壤上生长差, 甚至不能生长。栗适宜在山坡或山坡下部生长, 但栗为喜光树种, 尤以开花期需要充足光照, 栽植时应选择背风向阳的东南、南和西南坡向为宜。栗树在肥沃或瘠薄的上壤上均能生长, 但以土层深厚、排水保水良好、地下水位不太高的沙上、沙质壤土和砾质壤土最适宜。栗树不抗涝, 不宜在低洼积水地方栽植。
主要种类和品种 栗属植物在全世界约有十几种,其中供果树栽培的有板栗、锥栗(C. henryi Rehd. etWilson)、茅栗(C. seguinii Dode)、日本栗 (C.crenata Sieb. et Zucc.) 等。板栗、锥栗和茅栗为中国原产。其中板栗是主要栽培种, 分布广, 栽培多, 特点是涩皮易剥离, 含糖量高, 肉质细密, 品质最优。中国板栗地方品种至少在300个以上, 变异类型更多。❶九家种栗。产江苏吴县洞庭西山, 是江苏省最优良品种之一。栽培广泛, 由“十家就有九家种”而得名。坚果圆形, 中等大, 单粒平均重12.2克, 出籽率达60%; 果肉味甜, 糯性。9月20日前后成熟,坚果可贮至翌年4月, 丰产。因树形小, 树冠紧凑, 适于密植。果实易受桃柱螟和栗实象为害, 采收后必须及时处理, 减少贮藏期的损失。
❷燕山红栗。产北京怀柔, 河北迁西、遵化等地, 为当地主栽品种。因坚果明亮又叫明栗。坚果小, 单粒重6.7~9.2克,圆形;果皮赤褐色, 富光泽, 毛茸少; 果肉含糖量高, 质地细腻, 糯性,有香味, 品质优。9月下旬成熟, 出籽率为40.8%。
❸魁栗。为浙江上虞的主栽品种。果实大,单粒平均重17.2克;果肉粳性, 适于菜用, 不耐贮藏。
❹红油皮栗。产河北抚宁。坚果中大, 平均重11.3克;果皮红褐色,有光泽; 果肉味甜, 品质上。9月中旬成熟, 丰产, 抗病虫力强。一般40年生大树, 株产30~50千克。
❺青扎栗。产江苏宜兴。总苞上刺束长而软,成熟时仍保持绿色, 故名青扎。坚果中大, 单粒平均重13.6克; 味较甜, 肉质粳性。耐贮藏,结实率高,丰产。
❻明拣栗。产陕西长安。坚果大小整齐, 如同挑拣出来, 且果皮光亮, 由此得名。果扁圆形, 重约10克左右。9月中旬成熟, 丰产, 品质佳,是西北地区畅销品种。
❼紫油栗。产河南确山。为实生优良单株,结果早。坚果较大, 单粒平均重16克; 果皮紫褐色; 果肉淀粉含量高。耐贮藏, 9月下旬成熟。
❽它栗。产湖南邵阳、新宁等地。坚果较大, 单粒平均重16克; 果肉糯性,味甜, 品质优良。9月下旬成熟, 丰产。
❾叶里藏栗。产安徽舒城。本品种结果枝顶端的叶片密集成簇, 遮盖总苞, 因此得名。坚果大, 平均粒重18.6克; 果面有光泽, 品质优。9月中旬成熟, 丰产稳产,耐贮藏。
❿泰安明栗。山东地方良种,果椭圆稍扁,整齐, 果皮红褐光亮平均约9克甜而糯, 为炒食良种,9月下成熟。(11)红光。山东最早的无性繁殖良种,栗实大, 平均10克左右、丰产、果皮深红色、光泽、品质优, 在山东沿海抗抽干。
栽培技术要点
繁殖 一般用实生和嫁接繁殖。实生繁殖应从丰产质优的壮年树上采取总苞含3粒坚果的作种子, 采后立即沙藏(保持在0~5℃的湿沙中),以免种子受干、受热和受冻, 影响发芽。长江以南地区可秋播, 北方寒冷地区宜春播。出苗后注意水肥管理, 当年即可成苗。嫁接繁殖常用砧木有本砧、茅栗和锥栗。由于栗新梢的木质部不圆,芽接成活率较低, 故宜用枝接法。冬季结合修剪采集接穗,贮藏在低温保湿的地窖里,春季砧木芽萌动时取出接穗进行蜡封, 用插皮接、腹接、劈接、舌接等方法嫁接。
建园 适宜栽植距离,平地4~5米×5~6米,山地3~4米×4~5米。栽植时应混植授粉品种。北方干燥少雨地区栽植宜深; 南方多雨地区切忌深栽, 以免引起烂根。春、秋均可栽植。栗根系损伤后愈合能力很弱,移栽时不可伤根太多。
整形修剪 树形多用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利用树膛空隙的徒长枝培养成结果母枝, 以充实内膛结果;树冠外围的1年生枝在树势强时可大部保留,翌年结果, 树弱时只留顶端1个结果母枝; 结果枝组衰弱,应回缩并培养更新枝; 适当疏枝, 避免树冠过密,疏大枝时, 应留短桩;老树更新宜分年进行。
土壤管理 栗多分布山区, 山地果园必须作好水土保持。其法有修梯田、撩壕、鱼鳞坑等。行间可间作矮秆一年生作物; 亦宜种植绿肥, 翻压肥田或刈割覆盖树盘保墒。应结合深翻改土增施肥料, 施用硼肥可减少空蓬。
采收和运输 栗采收有捡栗和打栗蓬两种方法。捡栗是在栗成熟后, 栗蓬开裂, 栗自然脱落, 然后捡拾集中贮运。此法栗已完全成熟色、香、味俱佳; 但捡拾不及时, 栗风干后会霉烂。打栗蓬是将栗蓬集中打落, 堆在一起, 几天后自然开裂剥取栗子, 集中贮运。此法不易风干和丢失, 比较省工;但打栗蓬过早,成熟度差,影响质量。因此, 应以两种方法结合为宜。
栗的贮藏 量少时可用沙藏法, 量多时需在冷库贮藏; 在南方, 应用药剂熏蒸后冷藏。运输过程中首要是防风干, 并保持低温。
病虫害防治 栗的病虫害有: ❶栗红蜘蛛。又称小爪螨。危害叶片, 使叶色变黄。药剂涂干, 消灭第一代红蜘蛛;叶面喷药。
❷栗瘤蜂。又称栗瘿蜂。危害嫩梢, 长出虫瘤, 引起枝条枯死。冬季剪除树冠内部弱枝,消灭芽内越冬幼虫; 摘虫瘤(其中不少存有天敌), 干燥保存, 翌春将虫瘤放回园中, 寄生蜂羽化,再行寄生。
❸栗实象鼻虫。又称栗实象甲。危害坚果,引起腐烂。选用早熟品种; 消灭堆果场幼虫。
❹桃蛀螟。危害栗蓬及成熟坚果。及时脱粒;堆果期间喷药;灯光诱杀成虫。
❺胴枯病。又称栗疫病。引起树干皮部腐烂。检疫; 减少伤口; 病部涂药。
❻白粉病。危害叶片, 收集病叶烧毁; 发病初期喷药。
经济价值 栗果实营养丰富, 含蛋白质5~10%,脂肪7~8%, 糖10~20%和淀粉62~70%, 以及各类维生素、脂肪酶等。可生食, 炒食及煮食; 可磨成栗粉, 制做糕点和栗羊羹; 也可作烹调原料。栗的木材坚硬, 耐湿抗腐, 是优良的建筑和家具用材。树皮含有多量单宁, 可供制革工业原料。山区种栗, 还可保持水土。

板栗hairy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别名栗子。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24。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战国策》中有“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的记载。高达20m,树冠扁球形,小枝无顶芽,被灰色绒毛。单叶互生,长椭圆形,叶缘有锯齿,叶背具星毛。花单性,雌雄同株,花期4~5月。坚果2~3个聚生于具有刺束的壳斗中,9~10月成熟。分布遍及中国南北各地。树性强健,喜光,喜深厚、湿润、富含有机质砂质壤土,也耐干旱瘠薄。播种、嫁接繁殖均可,果用品种用嫁接繁殖,中国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地山地广泛布有野生板栗,河北、辽宁、山东、河南普遍栽培,板栗树姿优美,花开满树,有特殊香味,宜作庭园树栽植。山东红栗子品种的嫩梢、叶及壳斗常具紫红色,更适于庭园观赏。见于栽培的还有:茅栗(C. seguinii),为落叶小乔木,常呈灌木状。野生于长江以南海拔1500m以下山地。锥栗(C. henryi),别名珍珠栗。大乔木,高30m。树姿挺拔,生长迅速,是中国南岭以北地区重要果材兼用的绿化树种。

板栗

药名。出《新修本草》。即栗子,详该条。

板栗hairy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Bl.,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2n=24。原产中国。高约20 m。叶缘有锯齿,齿端芒状,背面有灰白色绒毛。坚果径2~3.5 cm,是中国著名干果之一。栽培历史久。品种和类型丰富,全国约300个。主产河北、山东等省。种仁含糖及淀粉达70%,蛋白质10.7%,脂肪7.4%。味美可口,为世界食用栗中品质最佳的种类。抗病力强,被用为美洲栗和欧洲栗抗病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板栗

板栗

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优良干果树种。高20米,五月中、下旬开花,果 (大部分品种)9~10月成熟。种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淀粉、粗纤维、灰分,营养丰富,美味可口,且可入药。分为板栗、锥栗、茅栗三类。四川板栗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东至巫山,南到德昌,西达天全,北到广元,在50多个县 (市) 有分布。1994年全省栽培面积约3.1万公顷,产量约3530吨。

板栗

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据《诗经》记载,中国已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树高可达15 m,胸径1 m。雄花序有绒毛:总苞球形,径6~8 cm。坚果1~3。树皮深灰。单叶互生,长椭圆形,长9~18cm,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雄葇荑花序长10~20cm,雌花生于雄花序下部,3~5朵生于总苞内。壳斗连刺径4~8cm,果通常2~3个,径2~4cm,暗褐色。花期4~6月,果期9~10月。中国的板栗分北方板栗和南方板栗2大类。板栗寿命300年以上。板栗果实含淀粉62%~70%。辽宁以南广大省区,各地都有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如明栗、秋分栗、油栗、大红袍、薄壳、魁栗等。板栗属12种,中国产3种。除板栗,还有茅栗又称野栗子,灌木或小乔木,壳斗连刺径3~5cm,果扁球形,径1~1.5cm,果实品质好;锥栗,乔木,高达30m,胸径1m。雌花序生于小枝上部,壳斗近球形,连刺径2.5~3.5cm,果单生,卵形,径1.5~2cm,具尖头。产长江以南及西南各省。用材树种,果食用或作栗粉、罐头。

板栗

板栗

产于蓟县北部山区。果实扁圆形,果壳红褐色,有光泽、美观,壳易脱落,肉质细密,含糖度高,味道甘甜。集中分布在孙各庄、小港、下营、官庄等乡镇,零星栗树遍布整个山区、半山区。天津板栗以品质上乘饮誉中外,是天津出口创汇的紧俏商品。

☚ 土特产品   天津核桃 ☛
板栗

板栗Ban li

又称栗。壳斗科。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叶互生,长椭圆形,边缘有芒刺状锯齿,下面密被星状毛。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直立,雄花花被片6,雄蕊多枚;雌花2—3朵生于具刺壳斗内,花被片6,子房下位,6室,每室2枚胚珠,果时仅其中1室1个胚珠发育,形成具单种子的坚果。2—3坚果全包于具刺壳斗内,成熟壳斗4裂。北自辽宁南至两广均有栽培。喜光、深根性,较能抗旱、抗寒。我国已有近三千年栽培历史,为著名的木本粮食树种。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供食用。木材供枕木、地板、造船、农具等用。

☚ 桦木   栎 ☛
板栗

板栗

见“栗子”条。

☚ 核桃   栗子 ☛
板栗

板栗

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产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徽县、两当、天水等地。喜光, 深根性,较能抗旱抗寒,适应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土、沙质壤土和砾质壤土。是著名的木本粮食树种。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供食用。木材纹理直,结构较粗, 耐腐性强, 供枕木、地板、造船、家具等用。

☚ 油桐   柿树 ☛

板栗ban li

Chinese chestnut

板栗

Chinese chestnut


板栗

Chinese chestnu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