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松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松筠1754—1835

清大臣。字湘浦,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初为翻译生员,经考试,授理藩院笔帖式,充军机章京。有办事才能,为乾隆帝所赏识,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超越提升为内阁学士,兼副都统。俄人劫掠库伦商货,致使恰克图贸易停闭。乾隆五十年(1785年),他以办事大臣衔被派往库伦,处理中俄贸易事。事历八年,终与俄人定约,重开边界贸易。回京后授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乾隆末年,受和珅排挤,充驻藏大臣,在藏凡五年。嘉庆四年(1799年)授陕甘总督。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屡败绩,被革职。嘉庆七年(1802年)任伊犂将军,安置官兵,实行屯田,几年之内,垦田六万四千亩。道光十四年(1834年)以都统衔退职。在边疆任事久,著有《绥服纪略》、《西藏巡边记》、《藏宁路程》等。

松筠

侯承恩,字思谷,一字孝仪,号松筠,清嘉定人。女。侯旭女。所适非偶,屏居盆山阁中,修真习静。曾自写照。著有《松筠小草》、《盆山客词钞》。
万永福,号松筠,清云南石屏人。嘉庆进士,主讲会理、金江书院。性方正而迂,字学竹叶体,金江书院院额即其遗墨。

松筠sōng yún

松与竹。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何意薄松筠,翻然重管蒯。

松筠

松筠sōnɡyún

━━ 松与竹。因其岁寒不凋,借喻人高尚坚贞的情操。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 松心   昆玉 ☛

松筠

“松筠”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看一则报上的消息。
2011 年 7 月 5 日 《武汉晚报》第 26 版登载了一篇 《徐世昌题词牌匾被盗》的消息。内容是湖北省大冶市大箕铺镇后畈村 5 组刘元松家,有块祖传下来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题词的牌匾于 6 月 29 日发现被盗。牌匾长约186 厘米,宽 80 厘米,厚 8 厘米。中间横排 4 个大字: 节励松筠。右侧上书 “大总统题词”,左侧写有 “刘赵氏”“民国六年十二月”。该篇消息写道:
大冶一文化人士称,“节励松筠”意为对节操者的勉励与褒奖。牌匾上注明 “刘赵氏”,说明刘家有位姓赵的太婆可能因 “坚守节操、性情贤淑、亲尽孝道、教子有方”,而得到当时的 “大总统”徐世昌褒奖。

消息还说,“据同村人证实,2008 年,江西有个 ‘行家’,要出25 万元购买此牌匾,但刘家没卖”,“当地警方目前已介入调查”。
大冶的那位文化人士,对 “节励松筠”的诠释,意思是不错的。
“节”,为节操、贞节,表明赵老太太贤淑、贞节的懿德。“励”,为劝勉、鼓励、激励,说明赵老太太 “亲尽孝道,教子有方”。那么,“松筠”呢? 何义呢?
“筠”,竹之青皮。《礼记·礼器》: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注: “筠,竹之青皮也。”引申为竹之别称。即: 竹,别名筠。革命烈士江姐叫江竹筠,竹、筠连言义同。
因此, “松筠”即谓 “松竹”。 “节励松筠”犹言 “节励于松筠”,亦可理解为 “松筠励节”,意谓青松翠竹的品格激励自己坚守节操,或坚守贞操像松竹的品格那样激励后人。
青松挺拔,喻坚强、坚守。竹性高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喻贞操、名节。 “节励松筠”实为绝妙好辞,既有气势,又有韵律。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其书法尤受好评。那牌匾距今已有近百年,当为一宝,其文化、书法价值,远非数十万元可以论之。

松筠sōng yún

见“松筠之节”。

松筠1754—1835

清中期将领。字湘浦,蒙古族,玛拉特氏,蒙古正兰旗人。初为翻译生员,后任理藩院笔帖式、军机章京、银库员外郎、内阁学士兼副都统,并往库伦,管理与俄罗斯贸易事八年。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署吉林将军。又任工部尚书兼都统,充驻藏大臣五年。嘉庆四年(1799年),任陕甘总督,加太子少保。招降白莲教张汉潮部失败。明年,以忤旨,降副都统衔,为伊犁领队大臣。七年,任伊犁将军,督屯田,计垦田六万四千亩。后任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兼内大臣、吏部尚书。十八年,复任伊犁将军,东阁大学士,改武英殿大学士,以镇压天理教起义而加太子太保。二十二年,以抗疏谏阻嘉庆帝行盛京,罢大学士,以遗失行印,降山海关副都统。复以事三降为骁骑校。道光元年(1821年),召授兵部尚书,又调吏部尚书,为军机大臣。明年,被劾,降六部员外郎。又任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后被罢职又复。十四年,以都统衔休致。十五年,卒。久历边疆,著有《绥服纪略》、《西藏巡边记》、《藏宁路程》等书。

松筠1754—1835

蒙古正蓝旗人。清嘉庆七年至十八年(1802—1813),两次出任伊犁将军。创办伊犁满洲八旗官兵屯田,垦荒6.4万余亩。开办学堂,使八旗儿童接受教育。增拨“回屯”地亩。推广锡伯族屯田经验。赴南疆处理孜牙敦案,滥杀无辜,后患无穷。与遣戍学者祁韵士、徐松等,编定《西陲总统事略》、《西域水道记》等价值颇高的史书。

松筠1754—1835

清蒙古正蓝旗人。姓玛拉特氏, 字湘浦。谥文清。原为翻译生员,考授理藩院笔帖式,充军机章京, 迁银库员外郎。乾隆 四十八年(1783)升内阁学士, 兼副都统。五十年驻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处理对俄罗斯贸易。五十九年署吉林将军,授工部尚书兼都统,任驻藏办事大臣五年,以豁免粮赋,捐银恤贫,颇著政声。并留心藏政,重视地理,遍历西藏边地。嘉庆四年 (1799) 调返北京历任户部尚书、陕甘总督、伊犁将军、两江总督等职。晚年, 以直言不阿屡被贬官。道光十四年(1834)以都统衔退休。著有《西藏巡边记》、《西招纪行诗》、《藏宁路程》、《丁巳秋阅吟》等诗文及《绥服纪略》、《西藏图说》、《西藏图略》、《西陲总统事略》等专著。

松筠1754~1835

清中期将领。字湘浦,蒙古族,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多任边疆各地将军。在任伊犁将军时督屯田,计垦田6.4万亩。以镇压天理教起义而加太子太保。官至兵部尚书,但几度罢职、复职,后以都统衔致仕。久历边疆,著有《绥服纪略》、《西藏巡边记》、《藏宁路程》等书。

松筠1754—1835

清朝大臣、学者。蒙古正蓝旗人。玛拉特氏。字湘甫。翻译生员出身。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军机章京。后擢内阁学士、副都统。五十年(1785),以办事大臣赴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管理中俄贸易。五十八年(1793),授御前侍卫、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同年,英国请于天津、宁波、海口贸易和居商存货之地,他奉命沿途护行英人,拒绝其请。五十九年(1794),署吉林将军。奉命查办湖北荆州税务,途经河南时逢水灾,开仓赈恤灾民。同年,升工部尚书,寻充驻藏办事大臣,侦廓尔喀动向,加强防务,并借川省藩库银抚恤贫户。嘉庆四年(1799),授陕甘总督,请扣陕甘总督廉俸解归四川。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屡败。五年(1800),任伊犁将军,统辖新疆南北两路包括额尔齐斯河上游地区和巴尔喀什湖直至帕米尔地区的军政事务。于治水、屯种、垦殖等均有成效,对开发边疆有一定贡献。十四年(1809),复任陕甘总督。曾查勘海口,修复旧河,疏通水道。后兼署江南河道总督。十八年(1813),授东阁大学士。二十一年,署两江总督、领侍卫内大臣、都御史。道光初,署直隶总督。不久回京,后授乌里雅苏台将军、都统。卒,谥“文清”。著有《新疆识略》(徐松代笔)、《西藏巡边事》、《藏宁路程》、《绥服纪略》等。

松筠1754—1835

,清大臣、学者。玛拉特氏。字湘浦。蒙古正蓝旗人。乾隆时,由笔帖式升至军机大臣。曾驻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办理俄罗斯贸易。后历任驻藏大臣、陕甘总督、伊犁将军、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晚年屡被贬官。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以都统衔退职。生平历边疆最久,对蒙古、新疆、西藏历史和地理颇熟。著有《绥服纪略》、《西藏巡边记》、《藏宁路程》等。

松筠1754—1835

字湘浦,玛拉特氏。清蒙古正蓝旗人。由翻译生员考授理藩院笔帖式。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曾任库伦(乌兰巴托)办事大臣、驻藏大臣、陕甘总督、伊犁将军、绥远城将军、武英殿大学士等。他久历边疆,多有记述,所著《绥服纪略》、《西藏巡边记》、《藏宁路程》等是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