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松漠纪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松漠纪闻

文集。南宋洪皓(1088—1155)撰。二卷。皓有《潘阳集》已著录。皓曾拜大金通河使,为金军统帅粘罕胁持至冷山(今吉林省舒兰县),交完颜希尹监禁,十年间曾撰《金国文具录》及本集。其子适、遵相继辑校,于乾道九年(1173)成书,共收录六十九事,一万三千余字。所记金的历史、地理、民族、风俗、宗教、文化、经济、物产,民间传说等十分丰富。行文有叙有议,语言流畅,娓娓动听,不失为东北地方早期文学佳作。且多女真语词,汉译其意,弥足珍贵。流传版本甚多,以三瑞堂刻本为最早校本,《豫章丛书》最为精审。今有一九八六年《长白丛书》本(吉林文史出版社),可供参考。

松漠纪闻

书名。宋洪皓撰。三卷。洪皓(1088—1155),字光弼,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完颜宗翰(粘罕)迫使仕刘豫,皓不从。流放冷山,后又徙燕京。被迫留金十五年,绍兴十三年(1143)归宋。此书是对金国政治、历史、风俗之追述,大多详实可信。元纂修辽、金二史时参用此书。书中有关于金国科举考试的论述,颇有价值。宋有私史之禁,故此书秘而不传。绍兴二十六年,皓之长子始为编纂,为正、续二卷。乾道九年(1173),其次子又增补所遗事十一条。有《学津》本、《古今逸事》本、《豫章丛书》本、《顾氏文房小说》本等。

松漠纪闻

民族史札记。南宋洪皓撰。建炎三年(1129),皓使金,为金罹留15年,遂将所见所闻,笔录成帙。及归,因惧金人查验而回禄。至临安后,屡遭奸党贬抑,趁晚年余辉,追记回禄之北国见闻,得正、续二卷。至其谢世之翌年(1156),长子洪适校刊镂版于歙县。以其所居冷山,原属唐漠都督府地,故以松漠冠记闻。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复于建邺刻版,增《补遗》11事丽卷后,共3卷,69件事,约1.5万言。记述大金国世系、历代正配谥号、庙号,疆域里制、职官制度、科举规制、手工业、物产、民族源流、风俗习惯、礼法、宗教、军事征伐诸事。问世800余年,先后为十数种丛书收录,是研究金史、辽史、民族史、东北史必读之作。因系追忆而成,又不谙音译,不免讹异失真,用时宜先辨正真伪。

松漠纪闻

宋洪皓撰。正、续二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主要记述金国轶事。南宋建炎三年(1129),洪皓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燕京凡一十五载,曾随笔纂录金国杂事,后因惧被金人发现而焚毁。此书乃其返国后追记而成。但因疑有私史之嫌而未予刊布。绍兴二十六年,其长子适为之校刊。乾道九年(1173),其次子遵又增补所遗十一事。明吴琯刻入《古今逸史》。为研究金及契丹史的重要资料。书中并记述有回鹘情况,对研究回鹘史的学者亦具有参考价值。1933年编入《国学文库》第四编。另外,在洪氏三瑞堂所刊《松漠纪闻》中载有《松漠纪闻考异》可资参考。

松漠纪闻

松漠纪闻

书名。宋洪皓撰。正续各1卷。皓于建炎三年(1129)出使金国,被拘留15年,耳目所接,随笔纂录。及归,悉付诸火。后以忤秦桧被谪徙南方,乃复述一二。以其为唐松漠都督府地,故以名书。书中对回鹘在金国与西方交往中的媒介作用的记载颇为珍贵。

☚ 华夷图   奉使日记 ☛
松漠纪闻

松漠纪闻

书名。宋洪皓撰。正续各1卷。皓于建炎三年(1129)出使金国,被拘留15年,耳目所接,随笔纂录。及归,悉付诸火。后以忤秦桧被谪徙南方,乃复述一二。以其为唐松漠都督府地,故以名书。书中对回鹘在金国与西方交往中的媒介作用的记载颇为珍贵。

☚ 华夷图   奉使日记 ☛

松漠纪闻sōng mò jì wén

《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3)。笔记书名。宋洪皓撰,1卷、续1卷。此书乃其所记金国杂事,始于留金时随笔纂录。及归,惧为金人搜获,悉付诸火,既被谴谪,乃复追述一二,寻有私史之禁,亦密不传。绍兴末,其长子适始校刊为正续2卷。乾道中仲子尊又增补所遗十一事。

松漠纪闻

三卷。宋洪皓撰。洪皓 (1088—1155)字光弼,宋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政和进士。建炎三年(1129),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完颜宗翰(粘罕)迫使仕刘豫,皓不从。流放冷山,后又徙燕京。被迫留金15年,绍兴十三年(1143)归宋。因上书言事忤奸相秦桧贬官。谥忠宣。此书是对金国政治、历史、风俗及杂事的追述,尽管有些记载与史不合,但大多详实可信。元纂修辽、金二史时参用此书。皓被拘留金时流放冷山,其地属金上京会宁府,为唐松漠都督府地,故书以此名之。宋有私史之禁,故秘不传。绍兴二十六年(1156)长子适始为编纂,为正、续二卷。乾道九年(1173)次子遵又增补所遗事十一条。该书有《学津》本、《古今逸事》本、《豫章丛书》本、《顾氏文房小说》本等版本。

松漠纪闻

书名。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松漠纪闻

书名。正、续各一卷。宋洪皓撰。皓于建炎三年(1119)使金,被留十五年始得归,后为秦桧等投降派所排挤。当其留金时,曾随笔纂录金国杂事,南返时惧金人搜察,悉焚毁。是书乃归宋后追述。皓留金时居冷山,且被悟室延教其子。冷山距金上京不过百里,故书中于金事言之颇详,但真伪相参。(参考图4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