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溥 杨溥1372—1446字弘济,石首(今属湖北)人。明建文进士,除翰林编修。永乐间转太子洗马。后因太子遣使迎帝太迟,下狱十年。仁宗即位后释放,任翰林学士。历官至少保、武英殿大学士。谥文定。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同为“台阁体”的代表作家。 ☚ 杨荣 朱有燉 ☛ 杨溥 杨溥1375—1446字弘济。湖广石道(今属湖北)人。少工词章,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乡试第一。建文二年,登进士第,授翰林编修。成祖永乐二年(1404),为司经局洗马。永乐十二年,成祖北征瓦刺归来,太子遣使迎接迟缓,溥以东宫属官下锦衣卫狱,达十馀年。在狱中时,家人供食数次被迫中止,与死为邻,而溥愈励志读书不辍,难友止之曰:“势已至此,读书何为?”溥答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在狱中,五经、诸子,读之数遍。仁宗即位,出狱为翰林学士。宣宗宣德(1426—1435)间,入内阁,与杨士奇、杨荣等同参机务,迁礼部尚书。英宗正统(1436—1449)初,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卒赠太师,谥文定。溥与士奇、杨荣并称“三杨”,为台阁体文风提倡者之一。其诗平正典雅,常流于浅显,短于诗味,如:“同居贵安逸,同行共苦辛。牵车朝出门,长坂沙没轮。前呼后相应,推挽到平津。岂徒贵同力,尤贵同心人。”(《宣德丙午巡边途中感兴》之一)其集中有些小诗尚清新可诵,如:“槐阴滴翠满前除,芸阁凉生暑雨馀。啼鸟数声清昼永,北窗睡起课儿书。”(《送素庵给谏还里》)可以想见赋闲乡绅们的优游自在的生活。有《水霎录》二卷、《杨文定公全集》十六卷。彭诏为作传。《明史列传》卷二五、《明史》卷一四八有传。 ☚ 王偁 李昌祺 ☛ 杨溥 杨溥901—938吴国皇帝,太祖杨行密第四子。公元920年,宣帝死。阿附者,欲徐温即位,徐温正色说: “杨氏无男有女亦当立之,敢妄言者斩。” 六月,杨溥即吴王位。以徐温为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封东海郡王。徐温居金陵,其子徐知训驻广陵,处理日常事务,大事由他决断。又命养子徐知诰驻润州,以为呼应。吴国大权悉为徐氏控制。徐温执行保境安民政策,境内粗安。927年,徐温死,养子徐知诰继掌朝政,拥杨溥为大吴皇帝,改元乾贞,追尊前代为皇帝。937年,徐知诰受禅,称杨溥为高尚思元宏古让皇帝。杨溥于润州筑丹阳宫,殿名皆取仙经,自服羽衣,习辟谷之术以度日月。938年冬十月,使者至,俄而让皇暴卒。后追谥为睿皇帝,葬平陵。让皇后王氏。子三。自杨行密据淮南,历四主,凡四十七年。吴亡,唐迁杨氏宗族于泰州,与外界断绝,杨氏男女无法婚配,显德三年,周世宗征淮南,下诏抚安杨氏,南唐中主杀杨氏六十余口,以其妇女渡江,杨氏遂绝。 ☚ 杨隆演 李昪 ☛ 杨溥 杨溥1372—1446字弘济。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 人 建文二年 (1400) 进士,授编修永乐初(1403)为皇太子洗马。永乐十二年 (1414)因太子遣使迎成祖迟,受牵连下狱十年。狱中发奋读书。仁宗即位,出狱,任翰林学士。宣宗即位,召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掌机务。宣德九年 (1434)擢礼部尚书。英宗初立,进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辅政,并称 “三杨”,深得太后倚重 ☚ 杨荣 于谦 ☛ 杨溥见“三杨”。 杨溥 杨溥898~937杨行密第四子。兄杨隆演在位时,封为丹阳郡公。武义二年(920)继兄位。次年改元为顺义。七年,即皇帝位,改元为乾贞。在位政事取决于徐温及徐知诰。后病死于丹阳。 ☚ 杨隆演 陶雅 ☛ 杨溥1375~1446Yang Pu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Works: Record of Water and Cloud,etc. 杨溥1372—1446明大臣。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建文时与杨景同举进士。初任编修。永乐时,侍皇太子,官至洗马。后因太子遣使迎帝太迟,下狱十年。仁宗即位,释放,任翰林学士。宣宗时,任礼部尚书。英宗初年,进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著有《水云录》。 杨溥1372—1446字弘济,明石首(湖北石首)人。建文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官至洗马。十二年,因太子遣使迎帝迟,下狱十年。仁宗即位,释出狱,擢翰林学士,掌弘文阁事。宣宗即位,召溥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典机务,进少保。官至礼部尚书。英宗初年,进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并称“三杨”。时谓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卒。(参考图53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