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廷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廷和 杨廷和1459—1529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正德二年(1507)由詹事入东阁,专典诰勅。因指斥刘瑾,被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后升南京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瑾败,论功进少傅,官至太子太师兼华盖殿大学士。嘉靖初因“议大礼”抗旨,削职为民。为人沉静详审;文章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工诗善曲,有《石斋集》、《乐府馀音》、《杨文忠公三录》等。《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一百一十二首,套数五套,内容多为抒怀、酬答、闲居自适之作。语言浅近,笔调朴讷秀丽,呈现出浓郁的村野气息。杨廷和一生宦海浮沉,虽至极位,但仍免不了削职为民,因而曲中颇多感喟,一些旷达之作,也蕴含酸楚,亦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写得质朴自然,真挚动人。《明史》有传。 ☚ 杨循吉 邵宝 ☛ 杨廷和1459~1529明大臣。字介夫,号石斋,新都人。12岁举乡贡,19岁中进士。此后,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武宗、世宗两朝宰辅,“其诛大奸,决大策,扶危定倾,功在社稷”。明正德二年 (1507年) 入东阁参理政务,与宦党相抗。次年因编修《宪宗实录》、《明会典》、《孝宗实录》之功,进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不阿权宦,与首辅李东阳一道阻抗奸党,力谏武宗诛杀宦官刘瑾,为天下除一大害。旋即于正德七年 (1512年) 继任首辅。多次上书、面奏,劝戒武宗去奸佞,正朝纲,提出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官市,罢皇店……武宗未能一一采纳。正德十六年 (1521年) 武宗死,无子,与太后议立兴献王之子 (即世宗),太后同意。世宗继位,大礼议起,率群臣持古礼,四次封还御批,遭世宗恨。明嘉靖三年 (1524年) 乞休蒙允,旋受诬下狱,因无证据获释,回蜀中故里。著有《杨文忠公三录》。 杨廷和1459~1529Yang Tinghecourt official and sanqu writer of the Ming Dynasty.Works: Remaining Tones of the Ballads,etc. 杨廷和 杨廷和哈尔滨市人,1931年8月19日生于上海。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毕业,公务人员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与兵役行政人员及格,预备军官第三期、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党政班十五期、战地政务班十五期与政治大学公务人员训练班结业。曾任中学教师、训导主任、教务主任、校长与编审、科长、参议等职,台湾当局“考试院考选部”主任秘书等职。1992年12月任 “考选部” 常务次长。 ☚ 杨仲安 杨兆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