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渐渐之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巉巉山石,


维其高矣! 它是那么高峻啊!


山川悠远,山川遥远,


维其劳矣! 它们辽阔无极啊!


武人东征,将士东征,


不皇朝矣! 没有闲暇时日啊!



渐渐之石,巉巉山石,


维其卒矣! 它是那么高险啊!


山川悠远,山川遥远,


曷其没矣! 何处是它终点啊!


武人东征,将士东征,


不皇出矣! 无暇顾及脱险啊!



有豕白蹢⑦,白蹄小猪,


烝涉波矣! 只只争涉渡河啊!


月离于毕,月近毕星,


俾滂沱矣! 将使大雨滂沱啊!


武人东征,将士东征,


不皇他矣! 再难顾及其他啊!



[注释] ①渐(chan)渐:同“巉巉”,高峻的样子。②劳:通“辽”,辽阔(依郑玄说)。③皇:同“遑”,闲暇。④卒:通“崒”,山巅。⑤曷:何。没:尽头。⑥出:出离险境 ⑦蹢(di):蹄子。⑧烝:群。⑨离:通“丽”,附丽。《鲁诗》作“丽”。毕:毕星。



[赏析] 《渐渐之石》是一首描述东征将士路途见闻的诗歌。《诗序》说:“渐渐之石,下国刺幽王也。戎狄叛之,荆舒不至,乃命将率(帅)东征,役久病于外,故作是诗也。”当为不误。


此诗采用赋法,写途中景,赋当前事,表现出哀怨的感情。诗分三章,三章时间、景物、事件都有其连续性,构成了 一定的情节。


第一章由写景开始。映入眼帘的是“渐渐之石”,作者渲染山石的险峻,又着意加上 一笔:“维其高矣!”这正是疲累的将士们的观感。一路上,景物肯定很多,但将士们苦于奔波,因此对挡路的山石看得最清楚,也最易发出嗟叹:山石是那么高而险,怎样才能攀越过去啊! 而这样艰险的路途还不知有多长多远:“山川悠远,维其劳矣!”劳,郑玄说通“辽”,就是辽远。上言“悠远”,下言“劳”,不嫌重复,诗人意在强调将士最强烈的感受,借此反映出将士的劳累疲惫。他们实在需要休息,然而王命难违,“武人东征,不皇朝矣!”无论朝夕,都顾不上休息:“朝”,指朝夕,但又特指早晨,点出时间。


第二章仍以描绘山石起头,而略有变化,突出它的顶尖。盖第一章在山脚下,故注意力集中在它的高度。第二章已经开始爬山,注意力就凝聚于山石的巅尖了。因为就爬山登高的人来讲,顶尖无疑为其目标,爬上去,剩下的路就好走了。然而,将士们清楚,这样的山石,翻过一个还有一个:“山川悠远,曷其没矣!”将士们一个心愿:只求终极早到,至于到了终点,还有什么灾难,能否脱险回来,就无暇顾及了。可是眼下,这座山就好像永远爬不上去似的:“维其卒矣”,望巅兴叹,哀怨之情、疲极之态跃然纸上。


第三章写晚上行军的情景。“有豕白蹢,烝涉波矣!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这四句,按事件发生顺序,应当前两句在后,后两句在前。士兵们下得山来,又遇大河挡路。此时天色已黑,月亮靠近了毕星,一场大雨顷刻来临。接着,河水汹涌,夜色中,一群猪夺路争渡,雪白的蹄子令人惊心。将士们的疲累被惊跑了,赶紧过河,以躲大雨之灾要紧,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这一章以天黑、雨大、河川挡道为特定环境,以亡命小猪为点缀,写出了行军之苦之险。


此诗结构细密。三章分开来看,各写一事,合起来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一章,士兵们最关心的是休息,第二章最关心的是到达目的地,第三章最关心的是安然渡河避雨。三章内容由于时间、景物、事件的延续性而衔接自然、紧密,并一层深似一层地写出了旅途之苦、将士之怨。诗的细微之处也经得起推敲。比如白蹄黑身的猪一般地方比较少见,但东南一带颇多。诗中点其“白蹢”,既表现了东南地方的特色,也使月昏天黑之下能识其为猪变得十分可信。又如“月离于毕”,是写景,也是写气象;是下文“俾滂沱矣”的依据,也是对上文“朝”的呼应。


此诗情与景结合得十分紧密。首二章俱以“渐渐之石”开头,引出“维其高矣”、“维其卒矣”的兴叹,景为情而设,情因景而发,非常自然。第三章头四句似乎纯然写景叙事,但天黑人疲,月离毕,雨滂沱,白蹄之豕群然涉波,这些景象共同组成了一层浓厚的抒情氛围,加上语气词“矣”的运用,致使客观景物蕴含着浓烈的主观感情成分。

诗经《渐渐之石》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渐渐之石》


战士出征,山川险阻,又遇大雨,辛苦备尝。
渐渐之石,(一) 峻峭的崖石,
维其高矣。它是这样的高呀。
山川悠远,(二) 山呀长,水呀遥,
维其劳矣。走在这里真辛劳。
武人东征,战士们东征,
不皇朝矣。(三) 休息的日子少又少。

渐渐之石,峻峭的崖石,
维其卒矣。(四) 它是这样的险呀。
山川悠远,山呀长,水呀遥,
曷其没矣。(五) 啥时才能走完了。
武人东征,战士们东征,
不皇出矣。(六) 出险的日子真渺渺。

有豕白,(七) 大肥猪,白蹄子,
烝涉波矣。(八) 好多猪跑到淤水里。
月离于毕,(九) 月亮靠近了毕星,
俾滂沱矣。(十) 大雨哗哗下不停。
武人东征,战士们东征,
不皇他矣。(十一) 别的事没空再操心。


注 释
(一)毛亨:“渐渐,山石高峻。”
王先谦:“言石之字,从水作渐,自是假借。《释文》作嶃嶃。《广雅·释训》亦云:‘崭崭,高也。’嶃、崭字同。……今则通作巉巉矣。”
(二)陈奂:“悠,亦远也。劳,劳苦也。”
(三)陈奂:“皇,暇也。朝音朝夕之朝。不皇朝,犹言无暇日耳。”
(四)马瑞辰:“卒即崒之渻借。《说文》:‘崒,危高也。’”
(五)毛亨:“没,尽也。”
(六)胡承珙:“谓石虽竟历,而山川长远,何时可尽?则入险而不
暇出险,军行死地,劳困可知。”
(七)毛亨:“豕,猪也。蹢,蹄也。”
(八)郑玄:“烝,众也。”
严粲:“钱氏曰:豕涉波,见道路之间多停潦。”
(九)陈奂:“离读与丽同。《论衡·说曰》及《淮南子·原道》注,引《诗》作丽。”
朱熹:“毕,星名。豕涉波,月离毕,将雨之验也。”
吴闿生:“月离毕星,则雨。”
(十)陈奂:“滂沱,《诗考》引《史记》作滂池。《说文》:“滂,沛也。’《初学记》引《说文》池者,陂也。大雨沛然下垂,积水成陂,是谓滂池。”
(十一)严粲:“征役者以雨为苦,言不皇它及,惟雨是忧耳。”

注 音
渐chan巉 卒cui悴 蹢di敌 滂pang乓 沱tuo陀 他tuo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