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杨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杨幺?—1135南宋初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名太,龙阳(今湖南汉寿)人。建炎四年(1130年)参加锺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诸首领中年龄最小,故称杨幺。同年相牺牲后,他继为首领,称大圣天王,以相幼子锺义为太子。实行“兵农相兼”,“陆耕水战”方针,根据地的生产大为发展。他多次拒绝南宋的诱降并击败政府军。绍兴三年(1133年)十一月大败知荆南府程昌寓和荆南制置使王𤫉(xe泄)的大举进攻。起义军扩大到二十余万,势力北达公安、南抵长沙,西及鼎(今湖南常德)、澧(今湖南澧县),东到岳阳的广大地区。又曾严拒伪齐刘豫政权太尉李成提出共击南宋的要求,将其派来的三十五人全部处死,投入湖中。绍兴五年(1135年)南宋政府从抗金前线调岳飞军进行镇压。岳采取分化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起义军将领黄佐、周伦、杨钦等人先后投降。杨幺大寨被攻破,他投水被俘,英勇牺牲。 杨幺 杨幺?~1135原名太,宋鼎州龙阳(今汉寿)人。随钟相起义,为首领之一。1130年钟相牺牲后,幺与夏诚、周伦等共立钟次子为太子,杨被推为总首领,号大圣天王,有众20万人,巨舟千艘。兵农结合,坚持斗争。屡破宋军,并拒绝伪齐联合攻宋之谋。绍兴四年(1134),宋派岳飞前去镇压。岳飞采取“剿抚兼施”,促其内部分化瓦解。绍兴五年(1135)在叛徒黄佐、杨钦引导下,宋军攻破杨寨。杨幺船毁投水,被擒遇害。余部不久为岳飞平定。 ☚ 杜甫 杨鸿 ☛ 杨幺 杨幺?—1135南宋农民起义军领袖。本名太。鼎州龙阳 (今汉寿县) 人。建炎四年 (1130)从钟相起义。于诸首领中年最少,当地称幼小为 “幺”,故名。相死后,幺与黄诚、夏诚等继续斗争。绍兴三年(1133),被推为总首领,自称“大圣天王”,立钟相少子钟仪为太子。在洞庭湖一带据险结寨,陆耕水战,屡败官军,众至20余万。势力东起岳州,西及鼎、澧,北抵公安,南至潭州。四年八月,宋廷以岳飞为潭州制置使。飞以 “剿抚兼施”之策,分化瓦解义军。五年六月,破幺之水军,幺投水后被岳飞部将牛皋擒杀。 ☚ 钟相 夏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