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杨干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杨干贞

唐宋时南诏、大理国之间大义宁国主。今云南宾川县人。白蛮。其先人世代为南诏贵族, 白蛮郑氏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大天兴国尊圣元年、928年)灭大长和国后扶持白蛮赵善政为大天兴国主。四年废赵善政自立为主,号“大义宁国”,改元“兴圣”、“大明”(一说“大明”为其篡位之弟杨明名,改元为“鼎新”、“建国”),在位八年(一说在位很短)。史称其“贪虐无道, 中外咸怨”。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大义宁国大明七年或建国末年、937年)初为权臣白族段思平所执,被废为僧。

杨干贞

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义宁国君主。一作杨干真。白蛮(白族先民)大姓。和村(在今云南宾川县)人。《南诏野史》传其为南诏王隆舜私生子,其母带孕适渔人杨氏,故为杨氏子。长仕郑氏大长和国,官至剑川(胡蔚本《南诏野史》误作东川)节度使,遂擅军政大权。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一说二年),入朝杀君主郑隆亶,灭大长和国欲自立,恐众不服,立清平官赵善政为主,“使尽诛郑氏子孙”,是为赵氏大天兴国,居功自恃。天成四年(929),被赵善政疏远,“贞所有请乞,辄不许。干贞恃功怨望,遂赂结诸臣,废善政而自立”,改国号大义宁国,年号兴圣(诸书不一,或作光圣、先圣、元圣等),追封其父为“宣德大王”,铸铜观音像,供于崇圣寺塔内。后唐长兴二年(931)又改元大明(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云其先后使用光圣、皇兴、大明、鼎新、建国年号,诸书不一)。“在位贪暴特甚,中外咸怨”。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攻之,急命其弟杨诏等五人率兵抵御,兵败被迫出逃义督(今剑川)。四年(939),获段思平赦免,被废为僧(《滇载记》谓其“走死”;《滇云历年传》则云其“败走永昌自缢死”)。谥号肃恭皇帝。一说在位仅2年,被其弟杨诏(杨明、大杨明)所篡,亡于段思平者为杨诏。姑存此说备考。

杨干贞?—937

大义宁国建立者,929—937年在位。原为大长和国剑川节度使。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杀第三王郑隆亶,灭大长和国。次年,拥清平官赵善政为大长兴国主。四年,废善政,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干贞在位期间,贪虐无道。通汝节度使段思平起兵反抗,后晋天福元年(937)十二月,思平克大理,干贞被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14:47